肛瘘科普之:术后康复与预防
肛瘘是一种无法自愈的肛肠疾病,通常需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只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手术治疗才能够根治肛瘘。所以,患者在得了肛瘘之后应当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方法,且在手术后注意术后康复护理。同时,大家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预防肛瘘的发生,免于遭受该疾病的困扰。
一、什么是肛瘘?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一种发病率仅次于痔疮的肛肠类疾病,主要是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遗留下来的病变。患者在患肛瘘之后的典型症状表现就是肛门附近流脓水、潮湿、瘙痒或出现湿疹,且症状反复发作。
二、如何在术后进行康复护理?
1. 注意排便
患者在术后应当多食用一些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如香蕉、蜂蜜、高纤维食物等,这些食物能够使患者大便软化,在排便的时候更加顺畅。同时,患者在排便之后应当使用清水冲洗肛门部位,且尽量在排便前后使用温水坐浴,可以减轻患者排便期间所产生的疼痛感。
2. 规律作息
患者在肛瘘手术后应当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也不能长期站着或久坐。患者术后可适当活动,但不可活动太长时间,也不能进行高强度的活动。同时,患者应当保证作息时间规律,每日睡眠时间应当在8小时左右,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而熬夜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术后感染,所以肛瘘患者在术后应避免熬夜。
3. 伤口护理
由于肛瘘患者手术部位相对特殊,非常容易沾染脏物而引发感染。所以,应当加强对伤口的护理。除了患者在排便前后温水坐浴之外,还应当确保创口的干燥与清洁,并定时对伤口敷料进行观察,避免敷料和伤口粘连。同时,在患者术后应当每天坐浴2次,且每次坐浴后需要更换药物和敷料,可以避免伤口感染。
4. 饮食调理
患者在肛瘘手术后还需要做好饮食上的调理,在术后早期应当食用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在手术期间造成的能量消耗,使患者身体得到恢复。在后期应当多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鱼类、蛋类、瘦肉等,这些食物能够加速患者手术创口的愈合。
5. 定期复查
患者在肛瘘手术后应当定期前往医院复查,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康复期间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解决。同时,定期复查还可以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假性愈合,即表面皮肤愈合但瘘管并没有愈合,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肛瘘复发,需要在复查的时候格外关注。
三、如何预防肛瘘的发生?
1. 保证肛周干净清洁
保证肛周的清洁与卫生能够有效预防肛瘘,特别是在排便后,应当使用温水清洗肛周,可以避免细菌滋生进而预防感染。而在清洗用品选择上应当适用温和的肥皂或专用洗剂,不可使用较强刺激性的清洁用品,避免对肛门皮肤造成损伤,且清洗后应使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确保肛周干燥。
2.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大家应当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可长时间憋便,最好在早晨起床或早餐后2小时内排便,进而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同时,在排便的时候还需要对排便的时间进行控制,不要在排便的时候玩手机或看书,以免增加排便时间。
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日常饮食上应当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粮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菠菜、芹菜、玉米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加粪便体积,加快肠道蠕动,保证排便的顺畅。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对肠道产生刺激,会使肛门直肠部位充血或引发炎症。
4. 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大家在预防肛瘘的时候应当适当加强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坐着而造成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进而提高肛肠疾病风险,最好在工作和学习中适当起身活动,并在业余和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对肛肠疾病进行有效预防。
5.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由于肛窦炎、肛裂、肛门湿疹等肛肠疾病会引起肛瘘,患者应当积极治疗此类肛肠疾病,进而对肛瘘进行预防。同时,糖尿病、结核病、克罗恩病等全身性疾病也会提高肛瘘患病风险,患者也需对这些全身性疾病进行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