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生命线”——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
对于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如同生命之线,是维持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关键。这条通路的良好维护,对于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知识。
一、血管通路对透析的重要性
血管通路是透析时血液进出身体的通道。如果通路出现问题,如狭窄、堵塞、感染等,将会直接影响透析的效果,导致毒素和多余水分不能有效清除,进而影响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目前临床应用的血管通路有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内瘘和中心静脉置管。
二、血管通路的护理要点
1.日常观察
患者和家属在每一天都应当仔细地观察血管通路所在的部位,这是至关重要的护理环节。观察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首先要留意皮肤的颜色变化,看是否有发红、发紫或者苍白等异常色泽。同时,要感受该部位皮肤的温度,是否存在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还要密切关注有无肿胀现象,比如皮肤是否变得紧绷、局部是否有明显的隆起。此外,疼痛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症状,若有持续或间歇性的疼痛,需引起警惕。出血情况同样不容忽视,包括轻微的渗血或者较为明显的流血。一旦发现这些方面存在异常,务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切勿拖延,以免病情恶化。
2.保持清洁
保持血管通路部位的皮肤清洁与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要确保该部位的皮肤处于清洁的状态,避免污垢和细菌的滋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置管处敷料清洁干燥,特别是洗澡时,为了防止水的侵入导致感染,可以使用防水贴膜进行保护。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贴膜的防护,也不应让通路部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如敷料浸湿应及时更换,避免增加感染的风险。
3.避免压迫
为了保障血管通路的正常功能,需要避免在血管通路侧的肢体上佩戴过紧的饰品,如手镯、手链等,也不能穿着过于紧身的衣物,比如袖口过紧的上衣。在睡眠时,更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身体的重量压迫到这一侧的肢体,因为任何形式的压迫都可能会阻碍血液循环,影响血管通路的正常运作,进而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4.预防血栓
按照医生给出的建议,患者应当适当活动血管通路侧的肢体。比如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握拳等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如果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建议服用抗凝药物,那么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绝对不可以擅自增减药量。自行增减药量可能会导致抗凝效果不佳,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或者引起出血等不良后果。
5.操作时护理
在进行透析时,穿刺操作由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士来执行,并且在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穿刺完成后,正确的按压止血方法至关重要。要用适当的力度和时间按压穿刺点,既不能过于用力,也不能按压时间过短或过长,以确保能够有效地止血,同时避免形成血肿。如果按压不当,导致血肿形成,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影响下一次的透析治疗。
三、自我护理技巧
1.学会触摸血管搏动
患者可以养成定期轻轻触摸内瘘部位的习惯,以感受血管的搏动情况。在触摸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压迫。如果在触摸过程中感觉到血管的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这可能是血管通路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信号,必须要第一时间联系医生,以便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是不可忽视的,它们会使血管壁变得脆弱、弹性降低,从而严重影响血管通路的正常功能。因此,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生的专业指导,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等方式,将血压和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四、结语
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做好日常护理、自我监测、定期检查和并发症的处理,保护好这条“生命线”,让透析患者能够更好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