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产褥期血栓风险:预防血栓,守护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妊娠期和产褥期是女性生命中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带来了新生命的喜悦,也伴随着一些健康风险,其中之一就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VTE的风险因素、症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妈妈和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妊娠期及产褥期VTE概述
妊娠期和产褥期是女性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伴随着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但也伴随着特定的健康风险。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相较于非孕期,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VTE的风险显著增高。VTE的风险增加与妊娠期及产褥期的生理和解剖学变化有关。这些变化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凝血系统的激活、血液瘀滞、血管壁受损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VTE形成的“三要素”。此外,高龄、肥胖、长时间卧床、手术、遗传性易栓症等也是VTE的高危因素。
二、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诊断
早期识别VTE对于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约90%的妊娠期及产褥期DVT发生在左下肢,且以髂静脉和股静脉为主。早期症状可能包括患侧下肢疼痛、肿胀,这些症状虽缺乏特异性,但却是最早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胀痛、头痛、意识淡漠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时需要警惕颈静脉和颅内静脉系统的栓塞。对于PE的诊断,除了常见的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外,还应关注紫绀及下肢疼痛、肿胀等不典型症状。
对于可疑的DVT,首选的辅助检查是血管加压超声检查,这是一种无创且准确的诊断方法。对于可疑的PE,除了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外,还应进行V/Q扫描或CTPA检查,以便及时确诊并启动治疗。
三、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预防
预防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键在于对高危因素的动态评估,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从孕早期开始,一直持续到产后。首次产前检查是评估的起点,此后,每次出现新的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时,以及住院期间和分娩后,都应重新评估VTE的风险。
物理方法在预防VTE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足背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小腿肌肉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回流。穿戴防血栓梯度加压弹力袜可以提供持续的压力,促进血液从下肢向心脏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对于长时间卧床的孕产妇,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或足底静脉泵的使用可以模拟小腿肌肉的自然运动,通过周期性的充气和放气,帮助血液回流,从而降低VTE的风险。
对于有VTE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合理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低分子肝素(LMWH)因其不通过胎盘屏障,对母婴均安全,成为首选的抗凝药物。抗凝治疗的启用和停药时机需要综合考虑VTE的高危因素、发生时间、分娩时机和方式、是否出现药物副反应等因素。例如,对于有VTE家族史或个人史的孕产妇,可能需要在孕早期就开始抗凝治疗;而对于在分娩过程中有大出血风险的孕产妇,则可能需要在分娩前暂时停用抗凝药物。医生会根据孕产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抗凝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以确保母婴安全。
四、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治疗
一旦确诊VTE,应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采取以抗凝治疗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治疗团队应包括血管疾病专科、呼吸科、影像科、ICU、新生儿科等专家,共同评估病情、制定诊疗方案,确保母儿安全。
抗凝治疗是VTE治疗的基石,包括普通肝素、LMWH、华法林和直接Xa因子抑制剂等。在妊娠期,LMWH是首选的抗凝药物,因为它的安全性较高。然而,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抗凝药物相关的副反应,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产褥期重新启用LMWH的时机取决于VTE危险因素的多少和种类,以及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对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应根据风险因素的类型和是否存在VTE家族史进行个体化评估和治疗。
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已成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普及VTE的预防理念、规范国内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防治措施,可以积累更多的临床数据,为今后VTE共识的更新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循证证据。提高公众的防栓意识,积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控制体重、坚持锻炼、低脂低糖饮食,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和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