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透析患者,别让高磷血症悄悄找上你

透析患者,别让高磷血症悄悄找上你

李敏晖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025年03月12日 21页 4128 海报 复制链接

对透析患者来说,除了要应对透析本身带来的生活改变,还需警惕各类并发症的悄然侵袭,其中高磷血症便是一个不容小觑的 “隐形杀手”。它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敌人,悄无声息地影响着透析患者的健康。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高磷血症。

什么是高磷血症

正常情况下,人体依靠肾脏等器官调节磷代谢,维持血磷稳定。但透析患者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泄磷,导致磷在体内堆积,从而引发高磷血症。数据显示,约60% - 80%的透析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磷血症。

高磷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高磷血症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感到皮肤瘙痒,起初偶尔出现、程度较轻,随后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发作,严重影响睡眠。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骨骼疼痛,特别是在负重或活动时加剧,这是因为过高的血磷干扰钙代谢,致使骨骼中钙流失,骨质变脆弱。另外,患者可能发现血压难以控制,即便增加降压药剂量,血压依然波动大,这是因为高磷血症影响血管正常功能,使血管硬化、狭窄,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高磷血症的危害不容小觑

损害心血管系统:高磷血症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血管壁变硬、变厚,弹性降低。长期如此,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大增,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研究表明,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是血磷正常患者的2 - 3倍。

影响骨骼健康:磷和钙在体内相互关联,血磷升高会导致血钙降低。为维持血钙水平,身体会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促使骨骼释放钙到血液中。长期如此,骨骼中钙会大量流失,引发骨质疏松、骨软化等骨骼疾病。患者可能出现身高变矮、骨骼畸形等症状。

降低生活质量:皮肤瘙痒、骨骼疼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身体痛苦,使其坐立不安、睡眠不佳,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因身体不适,患者难以像以前一样进行正常社交和体育锻炼,心理上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透析患者为何易患高磷血症

肾脏排泄功能减退:肾脏是排泄磷的主要器官,当肾功能受损进入透析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大幅下降,对磷的排泄能力明显减弱,磷在体内逐渐蓄积,这是透析患者发生高磷血症的主要原因。

饮食摄入不当:许多透析患者对磷摄入缺乏正确认识,日常饮食中未控制高磷食物摄取。如奶制品、肉类、坚果、豆类等食物都富含磷。患者若不节制,大量食用这些食物,体内磷摄入量会远超肾脏排泄能力,从而引发高磷血症。

透析治疗的局限性:透析虽能清除体内部分毒素和多余水分,但对磷的清除效果有限。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3次,每次3-4小时,只能清除少量磷,无法完全替代正常肾脏对磷的排泄功能。而且,透析过程中,透析器类型、透析液成分等因素会影响磷的清除效率。

预防高磷血症,从生活细节做起

合理饮食:减少奶制品、肉类、坚果、豆类等食物食用量。采用一些可减少食物中磷含量的烹饪方法,如肉类先水煮,弃汤后再烹饪,能去除部分磷;大米、豆类等植物性食物烹饪前浸泡,也有助于降低磷含量。

规范透析治疗:严格按医生制定的透析方案治疗,确保透析充分性。透析充分可以更好地清除体内毒素、多余水分及磷。同时,与医生沟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透析器和透析液,提高磷清除效率。

遵医嘱用药:血磷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开具磷结合剂等药物。这些药物与食物中的磷结合,使其随粪便排出体外,降低血磷水平。患者务必严格按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定期监测:定期到医院检测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一般建议每月检测一次血磷。通过监测,医生能及时了解患者血磷水平,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磷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总之,透析患者需时刻关注身体状况,认识高磷血症危害,从饮食、透析治疗、用药和监测等多方面积极预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与疾病长期抗争!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