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老人吃多种药?警惕“药物打架”风险

老人吃多种药?警惕“药物打架”风险

覃桂荔 贺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
2025年07月23日 25页 2251 海报 复制链接

不少老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每天需要服用好几种药物。这些药物各自承担着治疗作用,但如果搭配不当,可能会发生“药物打架”——也就是药物相互作用,不仅影响药效,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了解这种风险并做好防范,对老人的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出现“药物打架”

老人服用多种药物时,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身体机能和用药特点密切相关。

1.老人的身体代谢功能逐渐减弱,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下降,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加。

2.多数老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甚至还有保健品,药物种类越多,相互作用的概率就越大。

3.老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可能下降,有时会忘记医生的用药嘱咐,自行增减药物或同时服用不同医生开具的药物,增加了“药物打架”的风险。

“药物打架”会带来哪些影响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具体表现多样。

1.降低药效,比如某些药物同时服用时,会相互抑制吸收或代谢,导致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无法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影响疾病控制。

2.增强副作用,一种药物可能会加重另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某些降压药和利尿剂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引起头晕、乏力甚至晕厥。

3.引发新的健康问题,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肝肾功能等,导致心律失常、肝损伤、肾损伤等新的健康问题。

如何避免“药物打架”

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降低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1.定期整理用药清单,将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列成清单,注明药名、剂量、服用时间和用法,每次看医生时带上清单,让医生全面了解用药情况,避免重复开药或开具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

2.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也不要轻信他人推荐的“特效药”,如需调整用药,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师。

3.选择固定的药店购药,告知药师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让药师帮忙核对是否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尤其是购买非处方药时,更要咨询药师的意见。

4.分开服用某些药物,对于已知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分开时间服用,减少直接相互作用的机会。

5.关注身体反应,服用多种药物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新的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皮疹、乏力等,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排查是否由药物相互作用引起。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降糖药和其他药物时,要注意是否有药物会影响血糖,比如某些激素可能升高血糖,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降糖药剂量。

2.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期间,若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如感冒药、止痛药),要注意这些药物是否有升高血压或增强降压效果的作用,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3.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服用药物时更要谨慎,因为药物相互作用可能进一步损伤肝肾功能,需要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

家庭照护者能做些什么

家庭照护者在老人用药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帮助老人整理和记录用药情况,设置用药提醒(如手机闹钟、药盒标记),确保老人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误服。

2.定期陪同老人复诊,向医生详细描述老人的用药反应和身体状况,协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3.学习基本的用药知识,了解老人所服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和可能的相互作用,提高对“药物打架”风险的警惕性。

4.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分类存放,注明有效期,定期清理过期药物,避免老人误服过期药或错服药物。

总之,老人服用多种药物时,“药物打架”的风险不容忽视,但只要做好用药管理,这种风险是可以有效防范的。关键在于定期整理用药清单、遵医嘱用药、及时与医生和药师沟通、关注身体反应。此外,家庭照护者的细心协助也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用药管理,让老人既能有效控制疾病,又能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风险,保障老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老人药物打架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