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那些事儿~简单易懂的知识点
输血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大家对其了解只存在于表面,本文带您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有关于输血的含义、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以及输血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输血?
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注入患者体内的一种医疗过程,一般情况下输血的血液都是捐献者的血液,经过严格筛查、分离和处理后输入患者体内,其能够补充患者身体内所需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帮助恢复正常的身体功能。比较常见的输血类型有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以及冷沉淀输注。全血输注是将捐献者的全血输入患者体内;红细胞输注主要是用于纠正贫血、创伤大出血等导致的红细胞缺乏,能够大大增加血液携氧能力;针对于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血小板输注;针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或大出血后需要补充凝血因子的需要采取血浆输注,其能够明显改善凝血功能、达到止血效果;针对于治疗血友病或其他凝血障碍的情况可以采用冷沉淀输注,其能够从血浆中提取出的富含凝血因子的成分,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
严重的交通事故、工业事故或其他严重外伤、手术以及分娩或产后出现大出血时,需要输血来恢复血容量,维持患者的生命;当患者出现严重贫血时,需要输血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当患者患有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时,需要输血来维持正常血液功能;当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时,会导致出血不止,需要输血改善凝血功能,帮助止血;患有严重感染或败血症的患者需要通过输血提高身体携氧能力、提高抵抗力,抵御感染;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输血治疗也避免出现血液成分减少或异常;新生儿溶血症及早产儿等新生儿疾病需要输血来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血容量;由于慢性疾病导致的血液成分不足需要通过输血来改善病情;针对于大面积烧伤导致血液和体液流失,需要输血来恢复血容量和支持体内代谢;此外,针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需要输血。
三、输血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输血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先进行血型检测和交叉配型,保证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容,以避免血型不匹配引发的溶血反应;还需告诉医生有无输血过敏或者是否怀孕等,以免增加输血反应的风险;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情况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输血,并在在输血前,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可能的风险和替代治疗方案,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在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监控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果出现过敏、发热肿胀、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时,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此外,输血前必须仔细检查血液袋是否有污染、破损或过期,保证无菌操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输血速度。输血后需要继续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迟发性输血反应;在为新生儿或儿童输血时,应根据其体重和病情严格计算输血量,避免因输血过多造成体液负荷过重;孕妇输血时需要确保血液不含能够引发胎儿或母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体;老年患者伴有心、肾功能衰竭的情况,输血时需要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输注量,以避免增加心脏负担。除此之外,所有供血者的血液都需要经过严格筛查,以排除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总之,输血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手段,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患者的生命。充分了解输血的定义、适用情况、输血前后的准备工作以及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过程。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积极献血帮助他人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