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吞咽安全课:卧床老人吃饭不呛咳的科学方法

吞咽安全课:卧床老人吃饭不呛咳的科学方法

陈莲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2025年07月23日 27页 2567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留意到,身边的卧床老人在吃饭时偶尔会出现呛咳的现象。别小瞧这看似平常的呛咳,它可能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风险。呛咳严重时,食物可能误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卧床老人而言,掌握科学的吃饭方法,避免呛咳,至关重要。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帮助卧床老人安全进食,远离呛咳困扰。

一、食物选择有讲究

1.质地软烂优先选

卧床老人的咀嚼和吞咽功能往往有所下降,所以食物的质地要软烂,像豆腐、蒸蛋、土豆泥、嫩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无需过多咀嚼,就能轻松吞咽,减少了呛咳的可能性。比如豆腐,软嫩爽滑,富含优质蛋白质,既营养又容易消化。

2.调整形态更易咽

除了选择合适质地的食物,还可以对食物的形态进行调整。把食物切成小块或者剁碎,对于肉类、蔬菜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先煮烂再食用,或者用榨汁机、破壁机打成泥状。

二、舒适体位助吞咽

1.半卧位最佳姿势

在老人吃饭时,体位的选择非常关键。最好能将床头摇高或用枕头垫高老人的上半身,让老人保持半坐卧位,与床面呈30°-60°的夹角。这样的体位,利用了重力的作用,能让食物顺利下滑进入胃部,减少食物反流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老人呼吸和吞咽。

2.特殊情况侧卧位

若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抬高上半身,那么在进餐时尽可能采取侧卧位,头部向前倾。这样可以防止食物在口腔内堆积,降低呛咳的几率。不过,无论是半卧位还是侧卧位,都要注意老人的舒适度,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身体不适。

三、进食速度要把控

1.细嚼慢咽益处多

老人进食时,一定要提醒他们放慢速度,充分咀嚼食物后再吞咽。正常一顿饭,老人花费20-30分钟为宜。每一口食物都要细细咀嚼,让食物变得细碎,这样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减少呛咳的发生。同时,要做到“食不言”,避免边吃饭边说话,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2.控制一口量很重要

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的老人,每次入口的食物量要从小量开始尝试,然后酌情增加,直至找到适合老人的“一口量”。一般来说,起始量可以控制在5-10毫升,用薄、小的金属勺子喂食较为合适。这样可以让老人更好地适应吞咽过程,降低呛咳风险。

四、特殊餐具来帮忙

1.勺子选择有门道

在给老人选择餐具时,勺子的大小和形状要格外注意。应选择勺面小、表面光滑、边缘钝厚、柄长的勺子,容量在5-10ml左右为佳。这样的勺子便于控制每次喂食的量,而且光滑的表面和钝厚的边缘不会伤害老人的口腔,长柄则方便喂食者操作。

2.吸管使用需谨慎

如果老人习惯使用吸管喝水,要特别小心。因为使用吸管时,液体流速较快,老人可能来不及吞咽,容易导致呛咳。如果老人使用吸管容易呛到,可改用汤匙或斜口杯,斜口杯能更好地控制液体流出的速度和方向,减少呛咳的可能性。

五、吞咽方法巧掌握

1.侧方吞咽除残留

存在吞咽障碍的老人,可以尝试侧方吞咽的方法。在进餐时,分别向左、右侧转头,进行吞咽动作。这样能让食物更好地通过咽部,防止食物残留在口腔两侧。

2.空吞咽保安全

老人在进餐过程中,每吃几口食物,可以进行一次空吞咽,也就是在口中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做吞咽动作。这样能确保口中的食物全部咽下,再继续进食,避免食物残留引发呛咳。

3.交替吞咽促反射

每吃3-5口饭,喝一小口水,这种交替吞咽的方式既有利于诱发吞咽反射,又能除去咽部残留的食物。不过要注意,喝水时也要小口慢咽,避免大口喝水导致呛咳。

4.用力吞咽助通过

在进餐时,老人可以将舌头用力向后移动,帮助食物通过咽部。这种方法能增强咽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吞咽的效率。

5.点头样吞咽清会厌

老人将颈部尽量前屈,似点头状,同时做空吞咽动作,可去除残留在会厌谷的食物。会厌谷是食物容易残留的部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清理,减少呛咳风险。

6.低头吞咽护气道

吞咽时,老人将颈部尽量前屈,使会厌谷的空间扩大,以免食物溢漏进入喉前庭。这种低头吞咽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气道,让进食更安全。

对于卧床老人来说,吃饭不呛咳是保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调整体位、控制进食速度、使用合适的餐具以及掌握正确的吞咽方法,再加上家人细心的照顾和关注,就能大大降低老人吃饭时呛咳的风险,让老人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如果老人频繁出现呛咳、哽噎、窒息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吞咽卧床老人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