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轻松护理颈椎病,告别颈部困扰

轻松护理颈椎病,告别颈部困扰

戴秋容 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中心卫生院
2025年05月21日 22页 1326 海报 复制链接

随着时代的更迭,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低头族”随处可见,颈椎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据调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17.3%,青少年已然成为颈椎病的多数群体,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颈椎是头以下、胸椎以上的部位,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在临床上,根据颈椎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受累的病灶部位,共有六大类:

1.颈型颈椎病:最多见和症状最轻的类型,主要以青壮年人群为主,多有长时间低头工作的经历。临床表现包括颈部酸痛,肩部酸痛,颈部僵硬,颈部活动受限等,少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2.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多见的类型。是由于髓核突出,骨赘形成,颈椎不稳等因素使得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受压,最后导致发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麻木,过敏,感觉减退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颈椎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横突孔增生狭窄,刺激压迫椎动脉而引起的。常见表现有头痛、头晕、仰头转颈时诱发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鸣等。

4.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症状比较复杂早期不易被发现,容易误诊。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后纵韧带和黄韧带骨化引起的椎管继发性狭窄,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进而出现脊髓损伤和传导功能障碍。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此型主要发生于中年妇女中,常与其他类型并存。患有该型的病人常会感觉到胸前不适、胸闷和心前区疼痛,但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出现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颈椎病症状和体征,最常见的是颈型与神经根型合并。

颈椎疾病多是因为长期不恰当使用,因此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颈椎病护理秘籍”。

急性期的颈椎病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1.药物治疗:急性期推荐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脑蛋白水解物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肌松剂、糖皮质激素以及脱水剂也可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急性期,但需注意剂量和潜在的不良反应。抗抑郁药物、抗癫痫药物及前列腺素类药物对缓解颈椎病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2.物理因子治疗:电疗是最常见的方法,涵盖高频电疗、中频电疗和低频电疗等。

3.其他治疗方法:运动疗法、牵引治疗、手法治疗、针灸治疗、注射治疗(主要包括痛点封闭法、穴位封闭法和神经阻滞疗法)、行为疗法等。

鉴于颈椎病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各异,应在专科医生准确诊断后,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针对性治疗方案。

颈椎病康复期和预防颈椎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取合适的睡姿与睡枕:建议以仰卧为主要睡姿,将头部置于枕头的中央位置。侧卧姿势可作为辅助,应左右交替进行,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对于不同的人群,枕头的高度需求各异。对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出现曲度反张者,建议在颈后部放置一个小枕头以提供支撑;对于生理曲度正常者,则可以选择较低的枕头。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枕头都应确保头部与颈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促进颈肩部的放松。

2.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合理休息。尝试调整工作条件,例如将桌面设计成前端较高、后端较低的倾斜面,有助于防止过度低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工作或阅读,建议每1至2小时改变一次姿势,让颈椎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可以交替用双手搓揉颈部两侧及后方。

3.谨慎推拿。在未诊断清楚时不建议自行按摩和推拿,以免加重病情。

4.预防外伤。乘车时做好防护,避免急刹车导致颈椎受伤;劳动或行走时,应小心避免扭伤或挫伤。一旦头颈部遭受外伤,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此外,落枕、不当姿势以及其他健康问题(如咽喉炎症、高血压、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成为颈椎损伤的诱因,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或在出现时及时进行治疗。

轻松护理颈椎,告别疾病困扰!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颈椎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