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和老年痴呆是一回事吗?
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帕金森和老年痴呆发病率明显提升,很多人认为帕金森和老年痴呆是一种病,而且很多帕金森患者认为自己得的就是老年痴呆。实际上,帕金森和老年痴呆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类型,虽然两种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中且疾病晚期都会有痴呆症状出现,但是不论是发病原因还是治疗方法上均存在明显的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二者的区别。
一、致病原因
帕金森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疾病发展主要相关于外因导致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大脑中的黑质会分泌多巴胺,一旦发生退化就会降低多巴胺数量,如果多巴胺浓度过低即会引发帕金森相关症状。
老年痴呆为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其发生主要因脑中神经细胞发生萎缩或是死亡,细胞间无法正常传递信号引发的功能障碍疾病。
二、早期症状表现
简单来说,帕金森主要影响患者运动症状,早期发病者主要症状为震颤、肌张力异常、平衡能力差、活动受限、吐字不清晰、流口水、日常活动变得迟缓,精细动作无法灵活完成、面部表情僵硬等,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也会发生认知障碍,但是发病者主要以运动障碍为主。
老年痴呆核心症状为认知功能和记忆力减退,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影响运动功能,但是随着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会引发多样化的临床症状,最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三、治疗方法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案,不同情况患者在用药上有明显差异,发病患者在60岁以下且未发生智力减退时,可选择复方左旋多巴(多巴丝肼、卡左双多巴等)、非麦角类DR激动剂(罗匹尼罗、罗替戈汀等)、金刚烷胺。对于60岁以上发病患者,或是60岁以下合并智能减退患者,建议使用复方左旋多巴(左旋多巴、苄丝肼等)。需要注意,需要由专业医生依据临床检查结果确定药物类型及剂量选择,患者不得私自增减药量,避免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不良后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可选择手术方案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或神经核毁损术等。此外,中药口服或其他外治方法治疗帕金森也具有积极作用,针对行动障碍患者,也可以选择康复治疗改善平衡能力或运动能力。
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物可以逆转,医师需要综合评价疾病情况和个人情况确定用药方案,主要包括改善认知功能类药物(多奈哌齐、石杉碱甲、盐酸美金刚、奥拉西坦等)、改善精神症状类药物(西普肽兰、帕罗西汀、曲舍林、喹硫平、利培酮等)。老年痴呆目前并无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认知康复治疗、职业训练、体力锻炼、认知训练、饮食调整等方法控制认知功能降低速度,尽量维持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
不论帕金森还是老年痴呆,除了用药治疗外,均可选择微生态辅助疗法,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能够改善患者肠道菌群,促进免疫力提升,对疾病控制有积极作用。
四、预后情况
帕金森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疾病不会对生活和工作产生过大的影响,但跌倒等意外风险较高。疾病发展到晚期阶段患者会全身僵硬活动困难,长期卧床会因相关并发症危及生命。
老年痴呆病程时间通常为五到十年,也有少数患者生存期在十年以上,由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极易发生压疮、肺部或泌尿系感染导致死亡。
五、日常照护重点
帕金森病虽然无治愈方案,但是遵医嘱用药同时加强自我护理,能够确保症状良好控制,维持生活自理能力。首先需要加强锻炼,建议老年人选择八段锦、太极等运动,运动时间根据自身耐受,建议每日30分钟左右,可避免肌肉废用退化。日常养成动脑的习惯,可以通过象棋、扑克、麻将等活动完成脑力锻炼。加强慢性病控制,避免脑血管损伤发展,加重帕金森病。保持均衡营养,日常行动时注意自我保护。
老年痴呆会进行性发展,患者要定期进行锻炼,建议选择散步、太极等,一方面能够改善身体机能,此外还可以预防便秘、改善睡眠。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交活动,亲朋好友要多和患者进行交流,一起回忆过往的趣事等,帮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日常多动脑子,可以通过读书看报、下棋或是打麻将改善智力水平。由于患者记忆力下降,家人需要帮助患者定期服用慢性病及老年痴呆药物,并加强日常生活照护,提醒患者饮水和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