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肾脏病:从了解开始,守护健康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内分泌器官,其功能以排泄体内代谢产物为主。通过排泄功能,可以将人体内有毒、有害的物质,从尿液中带走,同时又保留对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从而维持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此外,肾脏也是内分泌器官,它可以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来调节血压的稳定。通过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来刺激骨髓造血。全球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中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高达10%,患者人数预估超过一亿。致残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对这些健康的人群或者是肾脏病早期的人群,进行一些预防措施,让他不要出现慢性肾脏病,或者不要进展到很严重的慢性肾脏病。
1、保持健康和运动
规律生活作息,积极锻炼身体,适当的有氧运动,培养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可以长期坚持的体育健身活动方式,参与慢跑、游泳、骑行、散步、健身操等活动,也可以练习瑜伽等来保持健康的心态,保证肾脏的健康。
2、预防并控制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病因。对于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血糖,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对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及监测血糖,并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等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3、监测并控制血压
肾脏是高血压损伤的靶器官之一,中国目前有2.7亿人患有高血压,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高血压状况,需要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高血压患者应合理用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早发现、早治疗并发症。
4、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保持食物多样,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果、奶类制品,适量吃鱼、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成人食盐摄取量每日每天保持在6g左右,少盐少油,控糖限酒,保持低盐低脂的健康饮食。注意规律进食,将体重保持在最高体重范围之内,避免超重、肥胖,既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保持肾脏健康,又有利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可以损伤肾脏的疾病。避免过度的蛋白质摄入,低脂、适量蛋白饮食,一方面,人体对蛋白等营养物质的需求是一定的,不需要那么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我们常说的代谢废物比如肌酐、尿素氮、尿酸等都是肉食、海鲜等蛋白类食物的代谢产物,高蛋白饮食对肾脏也是一个负担。
5、多喝水
保持健康的水分摄取量,成年人每天摄入水量大约为2500毫升,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利于维持正常的尿量,摄入水量的多少一般应与人体每日排出水量平衡。保证肾脏的排泄功能,及时清除体内的钠、尿素等,从而降低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养成定时排尿、不憋尿的习惯,充分饮水并随时排尿可以避免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6、戒烟
吸烟会导致血管的收缩,如果血管收缩之后可以引起甚至加剧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烟中尼古丁可以促进血管硬化,对于肾脏的血管也会造成硬化,可以导致病人出现肾脏的灌注不足,以及肾内的缺血,对于肾脏来说,吸烟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加速慢性肾脏疾病恶化,所以对于肾病的病人来说一定要尽量戒烟。
7、注意用药安全
作为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之一,肾脏受到药物损伤的机会大幅增加。因此,平时要尽量少服用非处方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注意关注尿液的变化。一些镇痛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部分抗肿瘤药以及某些抗生素等是常见的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并注意观察尿液,监测尿常规、肾功能。
8、定期检查
肾脏病被称为沉默杀手,因为除了少数病人可能出现水肿、尿量、尿颜色改变之外,很多病人在早期都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因此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患者出现水肿、尿中泡沫增多以及血尿等情况,就需要提高警惕。如果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要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很多病人出现症状时,已经到中末期,因此早期体检和早期筛查非常重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肾脏病变,早期干预治疗。
肾脏病并不是无药可医,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研发的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已经有很多的肾脏病患者因为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而使病情得到控制。对于肾脏病患者,尤其是到了肾脏病中、晚期,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会直接影响预后和远期的生活质量。因此,慢性肾脏病者要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面对疾病,通过学习肾脏病知识,达到防病治病,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