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孩子反复热性惊厥怎么办?预防措施有哪些?

孩子反复热性惊厥怎么办?预防措施有哪些?

赵邵宁 宁远县人民医院
2025年07月02日 8页 1233 海报 复制链接

当孩子突然出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意识丧失,短短几分钟的惊厥发作,却足以让家长心惊胆战。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尤其容易反复发生。面对孩子反复热性惊厥,家长们该如何科学应对?又有哪些预防措施能减少发作风险?让我们一起揭开热性惊厥的 “神秘面纱”。

一、热性惊厥:发热引发的“脑部小风暴”

热性惊厥是指婴幼儿在发热状态下(体温≥38℃),突然出现的惊厥发作,多发生于6个月至 5 岁的儿童。它的发生与孩子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密切相关。在发热时,尤其是体温快速上升阶段,孩子的神经系统变得异常兴奋,就像电路短路一样,大脑神经元出现短暂的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症状。

热性惊厥主要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类。单纯性热性惊厥最为常见,发作时间通常不超过 15 分钟,表现为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即四肢僵硬、抽搐),一次发热病程中仅发作1次;复杂性热性惊厥则发作时间较长(超过15分钟),可呈局部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搐),且在一次发热病程中可能反复发作多次。据统计,约30%~40%有热性惊厥病史的孩子会再次发作,而复杂性热性惊厥、有家族史的孩子复发风险更高。

二、惊厥发作时:冷静应对是关键

当孩子发生热性惊厥时,家长往往会陷入慌乱,但此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以下是正确的处理步骤:

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将孩子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避免仰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反流导致窒息。同时,解开孩子的衣领、扣子,保持呼吸顺畅。

避免强行按压:不要试图强行按住孩子抽搐的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也不要往孩子口中塞任何物品,如筷子、勺子等,防止损伤牙齿或引起窒息。

记录发作情况:用手机记录下孩子惊厥发作的全过程,包括发作开始和结束时间、发作表现(如抽搐部位、是否有呕吐等),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情非常重要。

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热性惊厥发作会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若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应立即拨打120送往医院救治。即使惊厥停止,也建议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排查发热原因,评估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疾病。

三、反复热性惊厥的潜在风险

反复热性惊厥虽然多数情况下不会对孩子的大脑造成永久性损伤,但仍存在一定风险。频繁发作可能增加孩子日后患癫痫的几率,尤其是复杂性热性惊厥、直系亲属有癫痫病史的孩子。此外,惊厥发作时的意外受伤(如摔倒、碰撞),以及长时间惊厥导致的缺氧,也可能对孩子的身体和大脑产生不良影响。长期反复经历惊厥发作,还可能给孩子和家长带来心理压力,影响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四、科学预防:多管齐下降低发作风险

(一)积极控制体温

预防热性惊厥的核心在于控制体温。当孩子发热时,要及时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达到 38℃左右,可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的方式。物理降温可通过温水擦拭孩子的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促进散热;也可使用退热贴。药物降温方面,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合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避免体温快速上升引发惊厥。

(二)增强孩子免疫力

孩子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感染发热,进而诱发惊厥。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年龄较小的婴幼儿每天需睡眠12~16小时,学龄前儿童需保证10~12小时睡眠。饮食上做到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同时,鼓励孩子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跑步、玩耍等,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三)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是引起孩子发热的常见原因。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教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用手揉眼睛等,减少感染机会。按时接种疫苗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四)特殊情况的药物预防

对于有热性惊厥反复发作史,且发作频繁、存在高危因素(如复杂性热性惊厥、家族癫痫史)的孩子,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在发热初期短程使用抗惊厥药物,或长期规律服用药物进行预防。但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或停药。

热性惊厥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就能有效减少孩子的发作风险。当孩子出现反复热性惊厥时,及时就医、定期随访,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孩子反复热性惊厥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