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以貌取人”的原理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在生活中,以貌取人的现象却大量存在,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职业招聘。当然,表现最突出的是在相亲、婚恋过程中。过去的解释是,人在婚恋时看重相貌是为了让后代有更好的基因。现在,一些新的研究表明,以貌取人的生物学根源在于,相貌好不只是与长寿相关,而且与免疫力强有关。为了更长寿和更健康,人们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在生活中,以貌取人的现象却大量存在,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职业招聘。当然,表现最突出的是在相亲、婚恋过程中。过去的解释是,人在婚恋时看重相貌是为了让后代有更好的基因。现在,一些新的研究表明,以貌取人的生物学根源在于,相貌好不只是与长寿相关,而且与免疫力强有关。为了更长寿和更健康,人们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25年1月30日为一款名为Suzetrigine(商品名Journavx)的止疼药颁发了上市许可证,这将是全世界第一种针对急性疼痛的非阿片类止疼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众所周知,阿片类止疼药很容易上瘾,美剧《成瘾剂量》(Dopesick)讲的就是一款名为奥施康定(Oxy⁃Contin
“开培训班的消息公示两三天,名额就报满了。”湖北十堰市人民医院一名工作人员12日说。一周前,湖北十堰市政府官方发布了一则“面向社会公开招生”的培训信息,十堰市人民医院将于3月中下旬举办首期医疗护理员培训班。去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提出新增“免陪照护服务”项目,对其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随后,这一新型护理服务模式在各地迅速推
作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局的重要解决方案,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期护理保险显得尤为迫切。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再次出现。据统计,这也是从2021年开始,长期护理保险(下称“长护险”)连续第5年被写入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翻阅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长护险的工作
坐在口腔科诊室时,李晨正好面向医生的电脑,他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所做的检测报告单,其中明确显示“HIV检测阳性”。他感染艾滋病病毒已有数年,但从未对外公开,亲戚朋友都不清楚。按规定,这一检测单应该仅在他就诊的传染病定点医院能查看,他不明白为何此刻会出现在其他医院的系统里。李晨还未来得及问,本已决定为其根管
“隐性饥饿”负面影响不可逆提到营养不良,人们总容易联想到瘦骨嶙峋的儿童照片,这当然属于营养不良,但并非唯一一种。一种更为隐秘的营养不良称之为“隐性饥饿”。在盖茨基金会2024年9月发布的《2024年目标守卫者报告:面对全球变暖,加强营养刻不容缓》中提到,当“隐性饥饿”发生在幼儿身上,就会阻碍他们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而且这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突然间就觉得自己老了。实际上,这种感受并非错觉,或许正是身体内部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医学数据与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自然·衰老》杂志最新报道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揭示了衰老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相反,人类在青春期后还会经历两次显著的“断崖式”衰老。不过,清晰的认识将能帮助人们更
2月10日,作为有望成为首款全球使用的中国香港特区创新药,香港大学医学院公布了其以药用口服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方案获得相关认可的最新情况。继2023年在深圳开展。内地首例相关临床治疗后,作为首款由中国香港特区自主研发和制造的抗癌处方药物,其在近日已获得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新
说到老司机,一个最大的梗就是翻车。但现实中,老司机的翻车和事故率还是比一般人少,他们驾驶经验丰富,比一般人更熟知地理位置、道路状况和交通规则。这些职业特点也会逐渐形塑他们大脑,尤其是大脑的特殊部位,如海马回的体积比一般人要大,而且神经回路反应更快。由此,也让他们很少患痴呆。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
在这个冬天,“抗流感神药”速福达(又称玛巴洛沙韦)频频登上热搜。作为罗氏制药与日本盐野义制药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型抗病毒药物,速福达在2021年4月在中国获批上市,同年被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如今,速福达以“病程只需吃一次、不良反应较低”的特点,备受市场追捧,甚至意外地火成了中产们的新理财产品。在京东健康等电商平台,20mg*
“泻痢停,泻痢停,痢疾拉肚,一吃就停”。时隔二十多年,很多人依然能脱口而出这句魔性的广告词。1999年,穿戴标志性深蓝色工装和解放帽的赵本山,操着东北口音席卷各大卫视。颠茄磺苄啶片,这款由磺胺类抗生素和中药提取物组成的复方制剂,从此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止泻名药”。2025年1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正式注销颠茄磺苄
什么样的脂肪才是健康的?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过好几次反复。早年间的营养学家们普遍相信饱和脂肪对健康有害,鼓励大家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但最近又有很多人站出来为动物脂肪辩护,认为植物油中的种子油才是最不健康的,应该尽量少吃。这场争论的起因是发达国家的心脏病发病率自20世纪中期开始飙升,科学界急需一个解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