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麻醉小知识,你get到了吗?
众所周知,麻醉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正是因为有了麻醉,很多大手术才能确保在患者安全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很多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都是感觉自己睡了一觉,然后手术就做完了,没有意识到麻醉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关于麻醉,你还有很多小知识需要get,这样更能保障手术安全。
一、麻醉可不是睡一觉那么简单
痛觉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时,痛觉会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提醒我们需要提高重视,及时治疗,缓解疼痛。麻醉的本质就是欺骗大脑,暂时阻断痛觉的传递,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麻醉一般细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麻,在这种麻醉状态下,人体会彻底失去意识。麻醉方法以吸入式麻醉药物为主。在全面状态下,我们的人体也会“忘记呼吸”,因此需要插管辅助呼吸。全面适合一些复杂手术、长时间手术。二是半麻,顾名思义,就是半个身体陷入麻醉状态,以椎管麻醉为主,此时药物会麻醉椎管神经,人体的下半身将会彻底失去痛觉,在下肢手术、剖宫产等手术场景中应用比较广泛。由于是下半身麻醉,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仍能保持清醒的状态。三是局麻,即身体局部麻醉。这种麻醉范围比较小,一般是利用麻醉药物直达需要麻醉区域,在拔牙、伤口缝合等小手术场景中经常应用。
二、在接受麻醉前为啥不能吃东西?
有过麻醉经历的人一定都知道,在正式接受全麻麻醉前,医生总是三令五申、一再强调,一定不要吃东西,吃的喝的都不行。这是因为在全麻状态下,人的身体不再受大脑控制,这意味着吞咽、咳嗽等保护性反射减弱或消失,那么吃喝后胃内的食物、液体等容易反流到气管甚至肺部,很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或者直接堵住麻醉人员的气管造成窒息,危及生命安全。当然并不是术前全面并不是绝对的滴水不能进,具体可以根据食物情况而定,严格遵循医嘱。一般油腻、难消化的固体食物要求麻醉前8小时不能吃。容易消化的食物要求6小时不能吃。如果感到口干舌燥,在术前2小时,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清液体。注意,这里的清液体一般是指透明、无渣的水,豆浆、牛奶、奶茶等就算你再兑水稀释也不是清液体,一口都不要喝。
三、麻醉到底安全吗?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全麻伤脑子,会影响智力与记忆,不要选择全麻。这是一种片面、错误的看法。在专业麻醉师的帮助下,能够有效保障全麻患者的安全。全麻患者在刚从麻醉状态下醒来的时候,确实会出现脑子糊涂、记忆力差的现象,但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属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一般几天或几周后都能恢复正常。还有人认为麻药会进入脑子长期麻痹大脑,这更是无稽之谈,在现代医学的支持下,麻药已经非常先进,没有蓄积,且很快被人体代谢掉,不会长期在人体中残留。当然,世事无绝对,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少量的全麻并不会对其造成影响,但如果需要多次全麻或者麻醉时间比较长,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专业判断,谨慎评估,不能随意滥用。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在接受全麻时,同样需要合理评估。但全麻并不会直接导致人智力低下、记忆混乱。
四、一些麻醉常见误区要知道!
有些人认为,酒量大的人“更耐麻”“麻不倒”,这是错误的看法,长期饮酒者可能需要稍高剂量的麻醉药物,但现代的麻药连大象都能麻倒,更别说人了。医生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麻药量,确保患者安全进入麻醉状态。还有一些老年人认为,孕妇生产时打麻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宁愿让孕妇承受较大痛苦,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半麻麻药极少入血,孕妇在清醒后就能哺乳。全麻麻药代谢速度非常快,不会对婴儿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在现代先进的医学技术支持下,麻醉是一种非常安全、可控的医疗技术,可以有效减轻手术患者的痛苦。因此还需要对麻醉有一个清醒、客观地认识,了解关于麻醉的一些小知识,消除对麻醉的误解,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