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儿童体检,不同年龄段都查啥?

儿童体检,不同年龄段都查啥?

周丹旎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5年08月06日 22页 2627 海报 复制链接

许多家长会疑问:为什么要定期给儿童做健康检查。其实,儿童体检并不是简单的“走个过场”,这主要是用来发现儿童生长发育异常情况、营养不良状况以及潜在疾病的手段。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理特征上有着明显区别,对应的检查项目也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到底需要做哪些检查?

1 新生儿期(0-28天)

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的72小时之内接受第一次全面体检,重点检查身长、体重以及头围这些生理指标,观察早期生长发育的情况;检查是否出现黄疸;评估新生儿的心肺功能,查看有没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者是肺部问题;检查婴儿原始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和握持反射,判断神经发展情况。

2 婴儿期(1-12个月)

婴儿期的宝宝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这个时候需要增加检查的频次。可以在出生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分别做一次系统的检查。

体重、身高、头围是常规体检项目;6月龄做血常规检查,判断是否贫血;检查视力、听力。

3 幼儿期(1-3岁)

①体格发育

身高体重:每半年测量一次,监测超重或营养不良状况。

牙齿检查:1岁半前应出牙≥12颗,3岁前乳牙需完全萌出。

②心理行为评估

语言能力:1岁可说单字,2岁可说短句,3岁能背儿歌。若2岁仍无语言表达,应排查听力或自闭症。

如厕训练:2-3岁渐离纸尿裤,4岁频尿床应就医。

情绪管理:观察是否出现咬指甲、焦虑行为(如打人),若有,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③营养与安全

血常规:1岁时检测贫血状况(血红蛋白<110g/L),铁缺乏可能会影响智力。

血铅检测:2岁左右应检查血铅水平,若≥50μg/L,需排查污染源。

视力筛查: 3岁使用“E字表”筛查视力,预防弱视(单眼视力低于0.8)。

4 学龄前(3-6岁)

①体能测试

平衡能力:走平衡木、单脚站立,观察小脑发育情况。

协调性:拍球、跳绳,如果动作笨拙,就需要强化感统训练。

视力与听力:每年复查一次,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

②心理与社会适应

注意力测试:通过拼图、积木,观察专注时长,如果不足5分钟,需要警惕多动症。

社交能力:能否与同伴一起玩游戏,观察有没有孤独倾向,否则可能影响入学适应。

③慢性病预警

骨龄检测:4岁起,可以拍左手X光片,预测成年的身高,若是肥胖儿童,需警惕性早熟。

筛查过敏原:若反复咳嗽、出现湿疹,可检测尘螨、牛奶等过敏原。

5 青春期(6-18岁)

①生长发育监测

青春期发育: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9岁前男孩睾丸增大,这些现象属于性早熟,需要及时干预。

脊柱侧弯:自10岁起,每年进行“四个一”检查,也就是双脚并拢、双手合十、弯腰90度,观察背部的对称性。

②慢性病筛查

血压与血糖:肥胖儿童(BMI≥95百分位)应每年检测一次,以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

骨密度检测:12岁后,若运动量少、挑食,可能导致钙缺乏性骨质疏松。

③心理健康评估

抑郁筛查:使用问卷,如PHQ-9,筛查情绪低落与兴趣丧失等症状。

学习压力测试:若出现头痛、胃痛等“心身症状”,需调整学习节奏以缓解。

6 体检要规避三大误区

①“无病不查”误区

脊柱侧弯、近视等疾病,早期一般没有症状,需要定期体检才能早发现。

②“体检项目非越贵越好”

体检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按年龄选择针对性检查。例如,新生儿无需检测骨密度。

③“体检报告看不看都行”

体检报告很重要,如果有异常指标,就需要复诊。例如,当血红蛋白持续偏低,就应排查地中海贫血。

儿童体检是用科学的方法,对潜在健康风险进行筛查的过程,不同年龄段,体检的侧重点不同。家长只要记住这一个规律:0-1岁按月查;1-3岁半年查;3岁以上每年查。体检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并听从医生的建议做体检,不要因为孩子看起来很健康,就忽略体检的重要性。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