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抽血后棉签按多久合适 超时反而不好

抽血后棉签按多久合适 超时反而不好

黄玲丽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2025年08月06日 17页 2734 海报 复制链接

抽血是体检或就医时常见的操作,但很多人抽完血后对按压止血的细节并不在意:有人按压几秒就松手,发现出血又慌忙补按;有人则紧按棉签十几分钟不敢动,甚至手臂发麻仍不放手。这些做法都可能带来健康隐患。实际上,抽血后按压止血的时间和方式大有讲究,正确按压3-5分钟即可,超时按压反而可能引发淤青、血肿甚至感染。

一、为什么抽血后需要按压止血?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针头刺破皮肤和血管壁时,这种平衡被打破,血液会从破损处流出。此时,人体自身的凝血机制会启动:血小板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塞子”,同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激活,生成纤维蛋白网将血小板和血细胞牢牢固定,最终形成血凝块堵住伤口。

按压止血的核心作用有两个:

物理压迫:通过外力减少血液从血管破口流出,为凝血因子争取反应时间;

防止血凝块脱落:避免因活动或按压不当导致刚形成的血凝块被冲走,延长止血时间。

二、按压时间:3-5分钟是黄金标准

临床观察发现,健康人群的静脉抽血后,按压3-5分钟足以完成止血。这一结论基于以下依据:

1.血管愈合速度:表浅静脉的穿刺伤口通常在1-2分钟内初步闭合,3分钟后血凝块基本稳定;

2.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在受伤后15秒内开始聚集,3分钟时聚集量达到峰值;

3.个体差异: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的人群凝血时间可能延长至5-10分钟,但无需过度按压。超时按压的危害:

4.局部淤青:长时间按压会压迫血管周围组织,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液淤积在皮下形成淤斑;

5.血肿风险:过度用力或按压位置偏移可能使血液从血管其他薄弱处渗出,形成鼓包;

三、正确按压的4个关键细节

除了控制时间,按压方式同样重要。许多人因操作不当导致“按了还是淤青”,需注意以下要点:1. 棉签定位要精准

抽血后,护士会将棉签平行放在血管穿刺点上方。按压时应保持棉签与血管走向一致,避免垂直按压导致伤口边缘受压不均。例如,肘部静脉抽血后,棉签应沿手臂长轴方向放置。2. 力度适中,避免“按揉”

按压强度以“能感受到轻微压力但不疼痛”为宜,相当于用手指轻按眼皮的力度。切忌反复抬手查看或揉搓伤口,这会破坏正在形成的血凝块。若发现棉签渗血,应立即用新棉签在原位追加按压,而非移动位置。3. 保持手臂伸直,减少活动

抽血后尽量保持手臂平直,避免弯曲或提重物。如果是手背静脉抽血,可轻轻握拳;肘部抽血则需完全伸直手臂,减少肌肉收缩对血管的牵拉。按压期间不要玩手机或翻找物品,这些动作可能无意识中改变按压位置。4. 特殊人群需调整策略

老年人: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可适当延长按压至5-7分钟,同时观察伤口有无继续渗血;

服用抗凝药者:如阿司匹林、华法林使用者,按压时间可延长至10分钟,并避免在抽血侧手臂提重物;

儿童:孩子哭闹时肢体抖动,需由家长协助固定手臂,按压力度比成人更轻柔。

四、按压后出现淤青怎么办?

即使规范按压,仍有约5%-10%的人会出现轻微淤青,这通常与个人体质(如毛细血管脆弱性)或抽血后立即剧烈运动有关。若发生淤青,可采取以下措施:

1.冷敷:抽血后24小时内用冰袋裹毛巾冷敷,每次10-15分钟,促进血管收缩;

2.避免刺激:一周内不要在淤青部位揉搓、针灸或拔罐;

3.观察异常:若淤青范围快速扩大、伴随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凝血障碍。五、这些常见误区要避开

误区1:用手指压迫比棉签更好

手指表面细菌较多,且难以保持无菌,建议始终使用医用棉签或纱布。

误区2:抽血后甩动手臂止血

剧烈甩动会导致血压波动,反而增加出血风险,应保持静止按压。

误区3:淤青后用红花油涂抹

淤青是皮下出血,涂抹活血药物会加重症状,冷敷/热敷才是正确方法。

总之,抽血后的按压止血看似简单,实则蕴含医学逻辑。记住“3-5分钟、定位准、力度轻、少活动”的口诀,就能有效避免淤青和血肿。若偶尔出现小面积淤青也无需恐慌,这是身体修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掌握科学方法,让每一次抽血都更安心。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抽血按压止血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