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传统医学 初秋护腰正当时!中医教你应对

初秋护腰正当时!中医教你应对

本报记者 胥伟岩
2025年09月03日 3085

初秋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发期之一,主要因气温下降导致腰部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且人们常因添衣不及时或空调使用不当使腰部受凉,诱发或加重症状。中医对防治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症状独特的方法和手段。

初秋护腰正当时!中医教你应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潘军英介绍,中医治疗以“通经络、调气血、止疼痛”为核心。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腰部的肾俞、大肠俞,下肢的环跳、委中、阳陵泉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与肌肉紧张。

推拿按摩

采用揉、按、推、扳等手法,改善腰部肌肉痉挛,调整腰椎关节位置,减轻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需注意:急性期疼痛剧烈时不宜盲目推拿,避免加重损伤)。

中药内服

根据辨证分型用药,如“肝肾亏虚型”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气滞血瘀型”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寒湿痹阻型”用甘姜苓术汤加减,从内调理体质、缓解症状。

中药外用

包括中药熏蒸、中药贴敷(如含乳香、没药、独活等成分的药膏),通过温热作用和药物渗透,改善腰部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与疼痛。

拔罐与艾灸

拔罐可疏通腰部经络、排出湿气;艾灸(如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适合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潘军英强调,发病期间,需卧硬板床休息,腰围固定,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弯腰动作。病情好转后,适当进行腰背肌肉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潘军英提醒,防治腰椎间盘突出要注意这两个误区。

盲目按摩或“扳腰”  非专业的按摩(尤其是暴力“扳腰”)可能破坏腰椎稳定性,甚至导致椎间盘突出加重、神经损伤,需在正规医院中医指导下进行。

腰部护具不离身  急性期需佩戴腰部护具以提高腰椎稳定性,缓解后长期戴护具会使腰肌变差,影响日后功能恢复。

食疗方

专家表示,食疗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中仅起辅助调理作用,通过补充营养、改善体质来配合康复,不能替代治疗。

肝肾亏虚型(适合腰酸痛反复发作、乏力、腿软人群)

杜仲黑豆猪腰汤

食材:杜仲15克(中药店可购)、黑豆30克、猪腰1个(去腰臊)、生姜3片。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黑豆养肾益精,猪腰补肾,适合长期腰部劳损、肝肾不足的人群。

气滞血瘀型(适合腰部刺痛、固定不移、久坐久站后加重人群)

当归黄芪乌鸡汤

食材:当归10克、黄芪15克、乌鸡半只、红枣5颗、枸杞10克。

当归活血通络,黄芪补气行血,乌鸡补气血,适合因气血不畅导致腰部疼痛的人群(注意:感冒、上火时暂停食用)。

穴位按摩

专家表示,按摩穴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肾俞穴

初秋护腰正当时!中医教你应对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大约两横指宽)。

功效:益肾助阳,强腰利水。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肾俞穴,力度由轻到重,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

委中穴

初秋护腰正当时!中医教你应对

位置:位于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按摩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委中穴,力度适中,每次按压1-2分钟,然后松开,重复操作3-5次。

专家提醒,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皮肤有破损、感染或患有皮肤病的部位不宜进行按摩。

运动方法

专家表示,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的运动,可增强腰背肌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注意需避免弯腰用力、剧烈扭转等增加腰椎压力的动作。

五点支撑法  仰卧位,双腿屈膝,双脚、双肘、头部贴紧地面,将臀部缓慢抬起至身体呈一条直线,保持3-5秒后放下,重复10-15次为1组。动作温和,能循序渐进锻炼腰背肌,对腰椎压力小。

靠墙站立  后背贴墙,双脚离墙约30厘米,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头部、肩部、臀部、小腿肚、脚后跟贴紧墙面,保持10-15分钟。可减轻腰椎代偿压力。

这两种运动适合初学者、缓解期或术后恢复。

初秋护腰正当时!中医教你应对

臀桥运动  仰卧位,双腿屈膝与肩同宽,双脚踩地,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缓慢抬起臀部至肩、髋、膝呈一条直线,同时收紧臀部和腰背肌肉,保持3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2-15次。能强化核心肌群(腰、臀、腹),间接减轻腰椎压力。

平板支撑  俯卧位,双肘弯曲支撑在地面,肩膀与肘关节垂直,双脚踩地,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不塌腰、不翘臀),保持20-30秒为1组。可提升腰椎稳定性。

这两种运动适合腰背肌力量较好、无明显疼痛者。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初秋护腰​腰椎间盘突出肾俞穴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