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牙齿拍片检查小常识

牙齿拍片检查小常识

韩景超 济南市口腔医院
2025年09月03日 34页 2871 海报 复制链接

在看牙过程中,医生通常会在治疗前或治疗后要求我们拍摄牙齿的X线片。这时,很多人可能会心生疑虑:“只是补牙或拔牙,已经检查过了,拍X线片真的有必要吗?”,“拍片会产生辐射,对身体会不会有不良影响?”现在,我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关于牙片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看牙为什么要拍X线片呢?

X线片是重要的医学辅助检查手段之一。例如,牙齿上出现“洞”,医学上称为龋齿,许多人认为只需补牙即可,无需拍摄X线片。然而,实际上,医生的眼睛并非透视镜,患者和医生仅能看到牙齿表面情况。牙髓位于牙齿最深层,牙根埋在牙槽骨中,这些部位的状态肉眼无法观察。只有通过拍摄X线片,医生才能确切了解龋坏的范围、数目以及根尖周围骨质情况,从而判断牙痛是由牙髓炎、根尖炎还是牙周炎引起的,制定出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再如,部分患者牙齿龋坏伤及神经,需进行“杀”神经后的根管治疗,此时需拍摄X线片以判断根管数目和填充情况,确保治疗效果。因此,看牙拍摄X线片至关重要,甚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口腔X线片辐射危害大吗?

拍摄X线片确实存在辐射,但均在安全可接受范围内。口腔X线检查对身体的损伤或危害极小,几乎对一般人无显著影响。事实上,生活中的辐射无处不在,常见的辐射源包括手机、电视、信号塔、微波炉和电灯等。正常人平均每天受到的背景辐射量约为10uSv。研究表明,只有当辐射剂量达到100000uSv时,才可能对致癌率产生影响。而一次口内牙片的辐射剂量约为5uSv,一次口腔全景片的辐射剂量约为6uSv,因此一年内拍摄几次牙片对人体并无明显危害。

此外,儿童也可以进行牙片拍摄。通常,儿童拍摄牙片时所选择的X线摄影条件仅为成人的1/3以下,婴幼儿则更低。同时,医生会为他们穿上铅衣、铅围脖或铅裙,通过良好的抗辐射保护措施,将潜在危害降至微乎其微。当然,孕妇应尽量避免X线检查,若无法避免,则需对下腹部进行充分有效的射线防护,尽最大努力减少射线对胎儿的影响。

三、到底是拍哪种X线片呢?

看牙时通常拍摄的X线片主要有三种:口内X线牙片、口腔全景片和口腔CBCT。如果牙齿上出现一个洞,怀疑根尖发生炎症,此时首选应拍摄口内X线牙片。它能帮助我们确定牙齿病变的具体部位、程度和范围,引导临床医生明确治疗范围和操作深度,并观察治疗效果。然而,口内X线牙片的检查范围相对较小,若患者病变范围较大或位置较深,则需要借助口腔全景片或口腔CBCT进行检查。

口腔全景片通过一次X线拍摄,全面反映口腔全貌,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对牙齿种植、矫正、修复、充填以及埋伏牙拔除和肿瘤治疗等均有显著帮助。例如,在拔除智齿时,口腔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拍摄口腔全景片。这是因为智齿往往无法正常萌出或位置不正,肉眼难以观察。下颌智齿的牙根接近下颌神经管,而上颌智齿则常与上颌窦相邻,拔除难度和临床风险较高。通过拍摄口腔全景片,可以获得智齿及其周围结构的完整影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制定最佳拔牙方案,避免对邻近牙齿、上颌窦以及神经、血管的损伤。

有时候口腔全景片难以判断复杂智齿与毗邻结构内部状况时,可能还需要拍口腔CT,CT三维重建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牙齿在颌骨里生长的情况,指导手术操作,减少创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CT除了帮助诊断复杂埋伏阻生牙,在口腔疾病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比如口腔颌面外科肿瘤、囊肿、和骨髓炎等的诊断,骨折的诊断及术前指导;口腔种植牙手术的术前指导,确保种植体准确就位,提高手术成功率;牙体牙髓病的诊断,尤其在复杂根管的判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也给临床医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牙外伤的诊断,特别是在牙根纵折方面的诊断率显著提高于常规口腔二维X线片。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牙齿X线片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