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中医如何调治“消渴”糖尿病?这些知识要了解

中医如何调治“消渴”糖尿病?这些知识要了解

高赛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25年04月09日 12页 1044 海报 复制链接

中医上将消渴病称为“消渴”,这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等,与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在许多人眼中,消渴病是一个“富贵病”,病因病机与现代人吃得好、动得少有关。那么,今天就来跟大家详细聊一聊,中医是如何调治“消渴”糖尿病的。

一、消渴病是怎么来的?

中医认为,消渴病与多种脏腑功能失调有关,比如肺、胃(脾)和肾等,进而导致机体营养吸收代谢功能异常。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负责津液的输布;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如果这些脏腑功能失调,则会增加患消渴病的风险。另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等,也是引发诱发消渴病的重要原因。例如:长期大量摄入高糖饮料和糕点的人群,容易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耗伤阴液,诱发本病。长期或过度的精神刺激,导致气机郁滞、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也会诱发本病。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患此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缺乏运动也会导致气血津液代谢紊乱,诱发本病。

二、消渴病的分型调理

消渴病的中医证型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上消(肺热津伤),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等症状,治疗主要采用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方法,常用消渴方加减。中消(胃热炽盛),一般表现为口渴,尿多,多食易饥,消瘦等症状,治疗则以清泻胃火、养阴增液为主,常用方剂玉女煎加减。下消分为(肾阴亏虚、阴阳两虚),两者均有尿频、尿浑浊、腰膝酸软等症状。肾阴亏虚还见头晕耳鸣、多梦遗精等症,治疗以滋阴固肾为要,用六味地黄丸加减;阴阳两虚可见形寒畏冷,五心烦热,阳痿或月经不调等症,治疗以温阳滋阴,补肾固摄为要,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三、中药治疗

1.消渴方:本方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主要成分为黄连、生地、天花粉等,可改善糖尿病所引起的口干舌燥。

2.玉女煎:本方有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的功效。主要成分为生地、牛膝、石膏、知母等,可以用于治疗容易饥饿、体重下降等。

3.六味地黄丸:本方有滋阴固肾的功效。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等。可缓解尿频、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症状。

4、金匮肾气丸:本方有温阳滋阴、补肾固摄的功效。主要成分为附子、桂枝、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等,可缓解腰膝酸软、手脚冰凉等症状。

四、食疗药膳方

1.苦瓜炒肉:鲜苦瓜1根、瘦猪肉150g,旺火炒制后食用。苦瓜具有清热消暑、明目解毒的功效;猪肉则能滋阴润燥、益气消肿。此方适合胃热伤津者,尤适于消渴病患者。

2.益气生津茶:西洋参5g、石斛10g,开水冲泡,代替茶饮。此方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消渴病口干烦渴、虚热烦倦。

3.黑豆粥:黑豆30g、粳米 60g,煮粥,可加入红枣、枸杞、红豆等食材,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此方适用于肾阴亏虚消渴病患者,可改善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4.枸杞菊花茶:枸杞5-10g、菊花5-8朵,沸水冲泡饮用。此方适用各类消渴病患者,能够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五、日常养生注意事项

1.饮食规律:每天定量进餐,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热量,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如西蓝花、菠菜等,增加粗粮,如玉米、燕麦、糙米等的摄入。严格控制高糖食物和高脂肪食物,如糖果、糕点、含糖饮料、油炸食物、动物肝脏等的摄入。

2.适量运动: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应增加适量的运动,以维护身体健康。如通过练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放松身心,锻炼身体柔韧性。每周可进行不少于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分5天进行,每天30分钟。通过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3.情志调节:对于消渴病患者,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病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运动、冥想和深呼吸、社会活动等方式,帮助身体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血糖波动。

4.作息规律:患者应当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确定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同时,改善卧室环境及舒适度,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睡眠的环境。睡觉前,避免进行刺激性的活动,晚餐不宜吃得过饱,保持良好的夜间睡眠状态,以调养身体器官,帮助血糖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要做到预防和缓解消渴病,大家要适当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坚持锻炼和保持良好的心情,拥抱健康快乐的生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中医“消渴”糖尿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