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
心脏属于我们人体的发动机,占据主导位置,因此它一旦宕机,生命将会停摆。而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就是对这台发动机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而在现实生活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应该如何急救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原因,即血管内壁中沉积大量胆固醇、脂肪等物质,疾病发生时凝集为斑块,导致血管腔处于狭窄的病理状态。这些斑块稳定性较差,破裂后血液中的大量血小板凝结此处,最终形成血栓,对血流形成完全或部分阻碍。而此类阻碍直接导致心肌细胞因缺血发生受损或死亡,继而引发心肌梗死。引发疾病也包含其他危险因素,例如肥胖、长期承受压力、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
二、疾病发生有哪些症状?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的典型症状,即胸骨后或心前区发生闷痛或撕裂样疼痛,且疼痛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同时胸闷也是疾病典型症状,疾病发生后胸部有明显压迫感、呼吸不畅等表现,且活动后症状程度加重,但休息后有所缓解。气短也是典型症状之一,患者稍微活动便会气喘吁吁,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发生。除外,有些症状不太显著,例如牙痛、上腹痛、左肩痛等。
三、急性心肌梗死都有哪些急救知识?
当出现胸闷、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采取急救措施,而关于措施包含以下几种;
(1)保持呼吸道通畅,疾病会导致心脏处于严重供血不足,继而引发心肌缺乏,患者也可能发生呼吸困难、喉部梗阻或咳嗽等症状,此时,应将患者头部立即后仰,并对呼吸道进行检查,是否有异物堵塞,若有应立即清除。
(2)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若患者发生心脏骤停,需立刻采取心肺复苏术(CPR),以此对血液循环、氧气供应维持。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均为CPR,即按压深度在5~6cm,频率在100~120次/分钟,并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但建议行该方式急救时应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操作。
(3)呼叫专业急救人员,行基本救护措施的同时,也应立即呼叫专业急救人员,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所在地点与患者症状,请急救人员快速来到现场行细致救治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严重心脏疾病的一种,因此无论采取哪一种临床急救措施,都无法代替正式的药物治疗。因此,紧急情况下需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四、急性心肌梗死都有哪些紧急治疗
(1)给予氧气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需立即为患者采取氧气治疗,氧气可将血氧浓度提高,减轻心肌缺氧程度,对病症缓解,同时也促进急救药物的吸收与作用。多数情况下,会采取绵州或鼻导管等方式给予氧气,但为避免发生缺氧,医生需对氧饱和度、氧气流量检查与调整。
(2)给予急救药物
①阿司匹林,疾病发生时,血管内血栓形成,而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抑制聚集以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一种药物,因此,采取急诊抢救的过程中,会立即给患者口服该药物,剂量在300mg。
②硝酸甘油,该药物作用可将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心脏血供,从而对疼痛症状缓解,降低心肌耗氧量。疾病发生后,在对阵发性心动过速、低血压等情况排除后,可给予该药物,常用剂量在0.3mg/kg。③阿替洛尔等药物,该类药物属于选择β1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可将心脏收缩力、心率降低,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还可对心肌梗死的预后改善。疾病发生后,在得知患者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服用该药物,通常开始剂量在5mg。
(3)介入、手术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式,即通过血管穿刺,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必要情况下需植入支架,达到将狭窄或阻塞血管撑开目的,以此恢复心肌供血。而对于病情严重或无法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而言,需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通过患者自身血管绕过狭窄部位,建立新的血液循环通道,以此对心肌供血有效改善。
急性心肌梗死是需要紧急处理的一种严重疾病,通过及时紧急救治与长期生活方式管理,可将其发生率、死亡率降低。本次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都可以保护心脏健康,维持机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