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手术室揭秘:那些你不得不知的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揭秘:那些你不得不知的手术室护理

胡吉英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8月06日 11页 2348 海报 复制链接

手术室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各种复杂手术的实施与保障任务。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涉及器械管理、无菌操作,更承担着保障患者安全、预防术中并发症的重要责任。许多患者和家属对手术室护理的具体内容不甚了解,本文将揭秘那些你不得不知的关键护理环节,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和专业性,让大家对手术过程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信心。

严密的术前准备:核对与消毒不可忽视

手术室护理的第一步是细致而严密的术前准备,确保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类型准确无误,是预防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安全的基本前提。护理人员会严格核实患者身份信息,反复核对手术同意书,防止出现“错台手术”或操作错误。与此同时,术前的消毒准备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协助医生使用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皮肤,最大程度减少细菌感染风险。术前穿戴无菌衣帽,确保操作环境洁净无菌。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负责手术器械的摆放与无菌覆盖,保证所有手术器械随时触手可及且保持无菌状态。只有严谨规范的术前准备,才能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者的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无菌操作规范:手卫生与器械传递的关键环节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各项规范,以防止感染和确保手术安全。首先,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进行严格的手卫生,通常采用含酒精的手消毒液,洗手时间不少于5分钟,确保手部彻底清洁无菌。随后,必须正确穿戴无菌手套和手术衣,避免任何污染。术中,护士要做到器械无菌传递,严格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确保所有手术器械,如手术刀、缝合针等,始终保持无菌状态。器械传递时,护士需要使用规范的手势,准确递送,避免碰触器械的锋利边缘或无菌布的外侧,以防污染。此外,还要保持操作区的整洁与有序,及时处理污染物。无菌操作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关键,也是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患者的安全与术后康复,绝不能掉以轻心。

器械清点管理:确保无器械遗留风险

器械清点是手术室护理中极为重要且细致的工作,直接关系患者安全和手术成功。护理人员需在手术开始前、中途及结束时,反复进行多次器械和耗材的清点,确保所有手术中使用的纱布、针头、钳子等物品都被准确记录,避免遗留在患者体内引发严重后果。具体操作流程非常严格:术前护理人员会逐一清点并记录所有器械和耗材,术中随时配合医生使用后进行登记,术后再次核对数量,确保无一遗漏。若在清点过程中发现数量不符,护理人员会立即通知手术团队暂停手术,全面排查缺失物品,防止发生医疗事故。此外,清点范围还涵盖药品和一次性耗材,防止误用和浪费。精准且严谨的器械清点管理,不仅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也有效避免医疗纠纷,是手术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术中生命体征监测:动态关注患者安全

手术室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承担着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职责,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关键指标。通过高精度的监护仪器,护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者生命体征的任何异常变化,比如血压骤降、心律失常或呼吸异常,确保及时通知麻醉医生和主刀医生进行应对。具体操作中,护士会调整并确认监护仪器的准确性,确保电极贴合良好且信号稳定,同时定时记录各项数据的变化趋势,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及其他生命表现。当出现异常时,护士需迅速评估患者状况,立即向医护团队汇报,并做好准备启动急救程序,确保患者安全。精准、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是手术室护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屏障。

手术室护理工作环环相扣,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术前严谨的准备、术中的无菌操作,还是器械的精准管理与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每一项都关乎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是保障患者顺利康复的坚实基石。希望通过本文的揭秘,能让大家更加尊重和理解手术室护理这份关键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手术室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