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注意:你的肾脏可能正受威胁
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逐年递增,18岁以上人群中,4个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8个人中就有一个。肾脏病,被忽视的“沉默杀手”,而护肾要做到“两要”,即要控制血压、要控制血糖。由此可见,高血压、糖尿病与肾脏病息息相关,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肾脏正在遭受无形的威胁。
高血压:肾脏的“压力刺客”
高血压对肾脏的威胁主要体现:一是,血压升高时,肾脏内血管压力也会随着升高,而在骤高骤低的血压波动下,血管壁会受到不断地冲击,久而久之,肾脏内血管势必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引起相关问题;二是,长期高血压使得肾脏的小动脉硬化,管腔变窄,最终导致肾脏缺血。在此情况下,肾脏为维持基本的功能,不得不进行“代偿”,而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肾脏如同过度疲劳驾驶的司机始终会坚持不住睡过去般,最终出现硬化、衰竭。
糖尿病:甜蜜背后的“肾脏危机”
糖尿病对肾脏的威胁主要体现:一是,肾小球硬化换句话而言,就是肾小球细胞构筑的血管,堵塞了、坍塌了,甚至消失了,此时血液无法流通,自然也就无法滤过毒素,导致毒素持续在体内积蓄,最终形成肾衰竭。而高血糖状态时,肾脏的肾小球会处于一种高灌注、高滤过状态,此状态会引起肾小球的硬化;二是,肾小球在肾脏内大量细胞外基质作用下,结构和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终累及整个肾脏,而高血糖会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从而增加肾脏内细胞外基质。
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的“双重暴击”
高血压会进一步升高肾小球内的压力,糖尿病会造成肾脏微血管病变和代谢紊乱,又会使肾脏对高血压的耐受性更差。故而,当患者同时存在高血压与糖尿病疾病时,肾脏受到的威胁并非是“1+1=2”,而是“1+1>2”,加快、加重损伤肾脏。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5条“护肾”法则
1、日常监测血压、血糖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指出,正常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血糖标准范畴因人群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成年人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以下,而老年人空腹血糖值要小于7.8mmol/L,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要小于11.1mmol/L。根据血压和血糖的正常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利用血压计和血糖测试仪,定期测量与记录血压与血糖,通过有效地监测调整饮食、生活、运动以及降糖、降压药物,尽可能控制好血压与血糖。
2、调整饮食
“病从口入”。血压与血糖的数值变化与“吃”直接相关,若高盐高糖高脂高蛋白摄入,将导致血压和血糖迅速升高,且迟迟不降。故调整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保护好自己肾脏的重要“法则”。具体而言,建议大家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千克体重0.6-0.8克。多吃鸡蛋、鱼肉、大豆等食物,少吃高糖分(蛋白、冰淇淋等)与油炸食物。
3、保持健康生活的方式
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缺乏运动、吸烟喝酒等均会影响血压与血糖,进而危害肾脏。因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想护肾,就要保持健康生活的方式。比如,每晚11点入睡,保持7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通过倾诉、做手工、冥想等方式释放压力,消除不良情绪;根据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每天开展有氧运动;戒烟戒酒,适量饮茶。
4、谨慎用药
肾脏在药物排泄中起着关键作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所服用的降压药和降糖药并不例外,要通过肾脏代谢。为尽可能降低药物对肾脏的影响,同时合理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其对肾脏的损伤,大家应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要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优化用药方案。
5、定期体检
建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肾功能筛查。
高血压如同一位隐匿的“刺客”,悄然威胁着肾脏健康。高血糖状态如同一种“甜蜜毒药”,不知不觉地持续损伤肾脏。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血压与血糖的控制,维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