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吸入用药准又稳,护理关键在细节

吸入用药准又稳,护理关键在细节

李鲜翠 广西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9月10日 47页 798 海报 复制链接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有数亿人深受其扰。根据世卫组织(WHO)《全球哮喘报告2023》数据显示,全球哮喘患者已超3.39亿,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明确指出,吸入疗法因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气道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被列为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治疗方案。但临床研究表明,超60%的患者存在吸入装置使用错误问题,导致药物沉积率不足30%,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掌握吸入用药护理细节对提升哮喘控制水平至关重要。然而,要想让吸入药物发挥最大功效,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并确保药物直达肺部,是哮喘有效护理的核心环节。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深入了解吸入用药护理中的关键细节。

一、吸入用药为何“更胜一筹”

哮喘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吸入用药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相比口服药物,它的优势十分显著。一方面,药物无需经过胃肠道吸收和肝脏代谢,能快速到达病变部位,起效速度快,比如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吸入药物可迅速扩张气道,短短数分钟内就能有效缓解喘息症状;另一方面,吸入用药的剂量小,能减少药物在全身的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对其他器官的损害。其原理在于,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呼吸道,通过呼吸道黏膜直接吸收,精准作用于气道,实现高效治疗。

二、常见吸入装置及使用要点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装置主要有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器和雾化吸入器,每种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各有不同。

(一)定量气雾剂

定量气雾剂(MDI)是最常用的吸入装置之一,使用时需掌握“摇、呼、吸、屏”四字诀。首先,充分摇匀气雾剂,使药物充分混合;然后,呼气至残气位,将喷嘴放入口中并含住,避免漏气;接着,按压喷头释放药物的同时,缓慢深吸气,使药物随气流进入肺部;最后,屏气10秒左右,让药物充分沉积,之后再缓慢呼气。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后要用清水充分漱口,以减少药物在口腔和咽喉部的残留,降低不良反应。

(二)干粉吸入器

干粉吸入器(DPI)常见的有都保、准纳器等。使用都保时,先旋转并拔出瓶盖,然后一手握住瓶身,一手握住底盖,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转回原位,听到“咔嗒”声表明已完成装药;接着,呼气后将吸嘴放入口中,用力深长吸气,吸完后屏气5-10秒,再将装置盖好。使用准纳器时,推开滑动杆打开吸嘴,向外推动滑动杆直至听到“咔嗒”声完成装药,含住吸嘴,深而平稳地吸气,屏气10秒后关闭吸嘴。使用干粉吸入器时,一定要注意用力吸气,否则药物难以充分吸入肺部。

(三)雾化吸入器

雾化吸入器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颗粒,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使用时,将药物加入雾化器药杯,连接好装置,患者采取舒适的坐姿,平静呼吸即可。对于儿童或无法配合深呼吸的患者,雾化吸入是较好的选择。但要注意定期清洁雾化器,防止细菌滋生。

三、确保药物直达肺部的关键细节

除了正确使用吸入装置,还有一些细节能帮助药物更好地到达肺部。比如,选择合适的吸入时机,一般建议在空腹或饭后1-2小时后使用,避免因进食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影响药物吸收;吸入前清除鼻腔和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棉签轻柔擦拭口腔;对于病情较重、吸气力量不足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储雾罐,帮助药物更好地进入肺部。

四、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在日常护理中,吸入装置的清洁和保存也至关重要。定量气雾剂的喷嘴要定期用湿布擦拭,保持通畅,擦拭时注意避免水分渗入内部影响药效;干粉吸入器的吸嘴不能用水清洗,可使用干净的干布擦拭,每次擦拭后需妥善放置在干燥阴凉处;雾化器使用后需及时清洗、晾干,确保无药液残留。患者还应定期复诊,反馈用药效果与问题,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剂量。

吸入用药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治疗效果。只有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注重护理细节,才能让药物精准直达肺部,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通过本文的科普,能帮助哮喘患者及家属更好地掌握吸入用药的护理要点,与疾病“和平共处”。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哮喘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