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救 “黄金时间窗”,如何与死神赛跑?
在人类健康的诸多威胁中,脑卒中犹如潜伏的危险幽灵,悄无声息却又极具破坏力。脑卒中又俗称 “中风”,包含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型。它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而脑卒中急救的 “黄金时间窗”,则是在这场与死神博弈中决定胜负的关键筹码。
一、脑卒中:大脑紧急危机
大脑对氧气以及血液供应具有极高的依赖。一般情况下丰富的脑血管网络会源源不断的为大脑输送氧气以及营养物质。但是一旦发生脑卒中这种平衡就会被破坏。缺血性脑卒中则是指患者脑血管被血栓堵塞后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的情况;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因脑血管突然爆裂,导致血液外溢到周围脑组织进而危及生命安全。但是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出血性脑卒中都会对患者大脑造成严重冲击。尤其是大脑神经细胞对于缺血、缺氧状态十分敏感,一旦血液供应发生中断,神经细胞就会在短期内发生凋亡,每一秒延误都会使大量神经细胞死亡,且受损的神经细胞无法再生,轻则导致终身残疾重则导致死亡。
二、“黄金时间窗”:生命的倒计时牌
2.1精准的时间界定
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领域,“黄金时间窗” 通常被锁定在发病后的 4.5 - 6 小时。而这短暂的数小时犹如为患者开启生命希望之门的宝贵密码。在此期间实施有效的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地拯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虽然没有像缺血性脑卒中那样精确统一的时间窗,但同样遵循着 “时间就是大脑” 的铁律,越早进行干预治疗,患者的生存几率和康复效果就越有保障。
2.2时间背后的科学奥秘
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初期梗死区域的核心部分神经细胞迅速死亡,但周边存在着一个 “半暗带”。这一区域的脑组织处于缺血但尚未完全坏死的状态,就像黑暗中仍存一丝希望的微光。在 “黄金时间窗” 内,若可通过及时恢复脑部的血液供应,如采用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等先进治疗手段,就有可能为患者重新点亮这丝微光,使 “半暗带” 的脑组织重获生机,恢复正常功能。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时间,“半暗带” 会逐渐演变为梗死核心,即使后续进行治疗,也难以挽回大量受损的神经细胞,患者往往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减退等。
三、快速识别:开启生命救援的钥匙
快速准确地识别脑卒中,是抓住 “黄金时间窗” 的首要步骤。“中风 120” 口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识别方法:
(1)“1” 即 “看 1 张脸”:仔细观察患者的脸部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正常情况下,人的脸部两侧是基本对称的,而脑卒中发生时,可能会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无力,导致口角向一侧歪斜。
(2)“2” 代表 “查 2 只胳膊”:让患者双臂平举,保持数秒。如果一侧肢体无力,会出现下垂或无法保持水平的情况。这是因为大脑神经受损影响了肢体的运动功能。
(3)“0” 意味着 “聆听言语”:请患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语,如 “今天天气很好”。若患者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者无法准确重复,就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 当发现患者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争分夺秒地将患者送往附近具备脑卒中救治能力的医院。
四、与时间赛跑的急救行动
4.1院前的紧急守护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正确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让患者仰卧,头肩部适当垫高,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避免窒息的危险。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是避免剧烈摇晃患者的头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如果患者佩戴假牙,应小心取出,防止在急救过程中假牙脱落造成窒息。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迅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
4.2院内的生命接力
患者被送达医院后,一场紧张有序的生命接力赛正式拉开帷幕。医院会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进行头颅 CT 等关键检查。通过 CT 检查,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脑卒中,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对于符合溶栓或取栓指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医生会争分夺秒地进行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治疗。
脑卒中急救的 “黄金时间窗” 是生命的宝贵机遇。对此我们就需要增强对脑卒中的认知,掌握快速识别和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为患者赢得更多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