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样本大学问,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存

样本大学问,微生物样本采集与保存

邓敏 岳池县人民医院
2024年11月20日 32页 4332 海报 复制链接

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与妥善保存,构成了保障检验质量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实现精确病原学诊断的先决条件,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捕获引发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并维持其生物学活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排除非感染相关细菌的混淆影响,规范执行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流程,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1. 样本采集前准备

在进行标本采集之前,应当全面筹备所需的采集工具与材料,这包括无菌容器的准备以及无菌拭子等必需品的配备等等,以确保整个采集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这过程中,采集人员需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在着手采集之前,务必进行彻底的双手清洁,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贴合紧密的手套与防护口罩,来有效隔绝外界污染源,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采集人员要事先对所要采集的标本部位有清晰的认识,熟悉该部位的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定位采集部位,并按照既定要求规范执行,从而获取高质量、有价值的样本。

2. 采集与保存

(1)血液标本

采集血液标本时,通常选择静脉内采血与指尖采血两种常用,采集过程中,会使用适宜的消毒剂,对选定的采集区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消毒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细菌污染的风险,同时,需选用合适的采血设备,无菌注射器或专业的放血针是常见的选择,它们能确保采集过程的卫生与安全,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正确的技术和步骤,确保采集到适量的血液样本,以满足后续的检测与分析需求。采集后的血液样本应迅速注入无菌的真空采血管中,并根据实验室要求,在适当温度下(如室温或冷藏)保存,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温下导致细菌增殖,若需进行厌氧培养,还需特别处理,如使用厌氧采血管或在无氧环境下操作,以维持样本的厌氧状态。
(2)呼吸道标本

包括肺炎、肺结核、流感等,常见的呼吸道标本有咽拭子、鼻咽拭子、喉拭子和痰标本,采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时,需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目标部位,避免损伤黏膜;痰标本则应鼓励患者深咳后吐出,避免唾液污染;采集后的呼吸道标本应置于无菌容器中,并尽快送至实验室,保存置于4℃冰箱中,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菌过度生长影响检测结果,对于疑似病毒性感染,样本应在低温(如-70℃)下保存,以保持病毒的活性。
(3)脑脊液标本

患者需侧卧位,屈髋屈膝屈颈,暴露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穿刺点通常选择腰3、4椎间隙,因为此部位的脑脊液压力较高,易于抽取,当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脑脊液会流出,此时需留取适量样本进行化验,采集后的脑脊液需立即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且室温转运,脑脊液样本应避免冷冻处理,为确保诸如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厌氧菌的培养效果,需将标本维持在35℃的恒温条件下送检。

(4)粪便标本

采样前必须使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洁肛门周围的皮肤,用干净的纸巾擦干,采集时要使用刮刀或勺子从粪便内部,特别是中段里部,取一些样本,放入容器中,样本量通常为1-2茶匙,如果无法直接采集,可使用棉签或拭子在肛门周围擦拭,及时送检。如果不能立即送检,可以将样本放在3-5℃的冰箱中冷藏保存,在冷藏条件下,储存24小时不会改变粪便微生物群落结构,此外,在常温条件下,可以使用保存液来保存粪便样本,例如保存剂有乙醇、RNAlater等,这些保存剂能有效防止DNA降解,保持微生物活性。

(5)烧伤标本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创面,用无菌棉拭子用力刮取创面表面及深部的分泌物或组织,置于无菌试管内,并迅速封闭管口以防止污染;而对于深度烧伤或疑似厌氧菌感染的情况,在无菌条件下,可使用注射器抽吸深部、创面边缘的标本,或切取深度烧伤痂下组织进行培养,这些样本的采集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烧伤创面的感染情况和致病菌种类。采集到的烧伤标本需妥善保存,以确保其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原始状态,一般来说,标本应会快速送至部门进行处理,若遇到特殊情况,需将其放置-80°C低温环境中保存,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干冰+安全泡沫盒进行保温,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低温状态。

通过规范的采集和保存流程,可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检测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微生物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