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揭秘大脑的“电风暴”
日常生活中,有人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为癫痫发作。这一古老神秘疾病困扰患者及家庭。癫痫究竟是怎么回事?大脑为何现 “电风暴”?让我们深入了解。
癫痫是什么
癫痫是常见慢性脑部疾病,本质是大脑神经元突发异常放电,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正常时神经元靠电、化学信号有序传递信息,维持生理心理活动。癫痫发作时,神经元如失控 “电线”,异常同步放电,引发症状 。
癫痫的症状表现
癫痫发作症状多样,取决于大脑异常放电起始部位与扩散范围。
常见的全面性强直 - 阵挛发作(“大发作”),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先强直性收缩,再阵挛期四肢节律性抽搐,还可能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持续数分钟。
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突发突止短暂意识丧失,活动中断,如说话停顿、物品掉落,持续几秒到十几秒,发作后继续原活动,常难被察觉。
部分性发作局限于大脑某部位。单纯部分性发作,身体某部位不自主抽动,意识清醒;复杂部分性发作出现意识障碍,伴有无意识自动症,如反复咀嚼等 。
癫痫的病因
癫痫病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类:
遗传因素作用重大,不少癫痫类型遗传倾向明显。家族中有患者,其他成员患病风险增加。某些基因突变会使神经元结构或功能异常,易引发异常放电致癫痫。
脑部疾病是常见病因。脑外伤如严重撞击、颅骨骨折,损伤大脑组织与神经元连接可引发;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炎症刺激神经元会致癫痫发作;脑血管疾病像脑梗死、脑出血,影响大脑血供和代谢,也可能诱发。此外,脑部肿瘤、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也有关联。
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癫痫。低血糖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神经元功能受影响致异常放电;高血糖控制不佳损害神经系统,增加发作风险。尿毒症、肝性脑病等代谢紊乱疾病,以及一氧化碳、药物中毒等,干扰大脑正常功能,都可能引发癫痫。
癫痫的诊断
癫痫诊断需综合多方面信息。详细的病史采集很关键,医生要了解发作频率、时间、地点、先兆、症状及发作后表现等,这对判断癫痫类型和病因意义重大。
脑电图(EEG)检查是重要手段,发作时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放电波形,发作间歇期也可能有异常脑电活动,有助于诊断和分型。动态脑电图监测(AEEG)和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能长时间记录脑电活动并结合视频资料,提高诊断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 也必不可少,可帮助发现大脑结构性病变,像肿瘤、脑发育异常等,对明确癫痫病因十分重要 。
癫痫的治疗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首选方法。大多数癫痫患者通过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可以有效控制发作。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抑制异常放电的产生和扩散。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癫痫发作加重或复发。一般来说,经过 2 - 5 年的规范药物治疗,如果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且脑电图检查正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药直至停药。
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大脑中引起癫痫发作的病灶,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或者切断癫痫放电的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癫痫灶的定位、患者的身体状况等。
神经调控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包括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深部脑刺激(DBS)等。这些方法通过调节大脑的神经电活动,改善癫痫患者的症状。神经调控治疗具有微创、可逆等优点,为一些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癫痫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癫痫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患者和家属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癫痫患者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