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妊娠高血压,为何孕期女性需要格外警惕​?

妊娠高血压,为何孕期女性需要格外警惕​?

曾湘理 怀化市妇幼保健院
2024年07月17日 28页 5434 海报 复制链接

妊娠高血压作为一种孕期特有的并发症,不仅影响着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对胎儿的成长发育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对母胎双方健康安全的一次深刻考验。本文将从妊娠高血压的定义、症状、成因等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何孕期女性需要对此格外警惕。

一、认识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全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指妊娠与高血压病并存的一种状况。妊娠高血压是孕产妇和新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发病率为2.5%~3%。一般来说,妊娠高血压通常出现在妊娠20周以后,当孕妇的收缩压持续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持续大于等于90mmHg时,即可诊断为妊娠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极大,对于孕妇而言,高血压可能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意外,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同时,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使孕妇的心脏健康受到严重损害。高血压引起的蛋白尿和水肿还可能损害肾功能,影响孕妇的整体身体状况。妊娠高血压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子痫前期和子痫等严重并发症,导致孕妇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对于胎儿而言,妊娠高血压同样带来诸多危害,高血压引起的胎盘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胎儿缺血缺氧,进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胎盘早剥,从而引发早产。严重的妊娠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甚至死亡。因此,孕期女性必须高度重视妊娠高血压的危害,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母婴平安健康。

二、妊娠高血压的症状

妊娠高血压的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血压升高,孕妇在孕期时血压存在小范围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持续的血压升高就应引起高度重视,这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的信号。另一方面,蛋白尿也是妊娠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而当患有妊娠高血压导致肾脏滤过功能异常时,蛋白质就会从尿液中漏出,形成蛋白尿。蛋白尿的最典型表现是尿液中泡沫增多,且泡沫细小且不易消散,同时还可能伴有尿液浑浊,颜色改变等。

除了血压升高和蛋白尿,水肿也是妊娠高血压的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脚踝、手腕和面部的水肿。孕妇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手脚肿胀,面部也变得浮肿,体内水分无法正常排出,这主要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水分潴留所致。妊娠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导致肝脏肿大,进而引起上腹疼痛,有时还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此外,妊娠高血压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的症状,如头痛和视觉问题等,这些症状多由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收缩和供血不足造成。

三、妊娠高血压的成因与预防方式

对于孕妇自身来说,遗传因素在妊娠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如同一枚危险的种子,在任何时期都可能萌发,导致孕妇出现高血压。长期秉持不良生活习惯,如偏爱高盐、高脂饮食或缺乏适当运动的孕妇,罹患妊娠高血压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同样地,那些已患有基础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等的孕妇也在一定程度上更易患上妊娠高血压。此外,年龄对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也有着显著影响,高龄孕妇(尤其是超过35岁)和低龄孕妇(尤其是小于20岁)更容易发生妊娠高血压。

除了孕妇自身的因素以外,胎盘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也会导致妊娠高血压的发生。胎盘在妊娠过程中负责母体和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当胎盘血管发育不良或阻塞时,可能影响母体的血压调节,导致高血压的发生。此外,高温、高湿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以及居住环境、工作和生活压力等,都可能对孕妇的血压产生影响。

对于妊娠高血压的预防来说,孕妇在孕期应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叶酸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孕妇还应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同时可以进行适度的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可以选择如散步、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运动对胎儿造成损害。另外,孕妇及家属还应尽量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和舒适,避免令孕妇长时间处于嘈杂环境中。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孕妇用药需谨慎,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妊娠高血压作为一种孕期特有的并发症,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孕期女性需要对此格外警惕,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高血压,以维系母子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妊娠高血压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