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当血常规遇到脂血时,该怎么破?

当血常规遇到脂血时,该怎么破?

周秋霜 都江堰首嘉医院
2025年07月16日 30页 2565 海报 复制链接

“脂血”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血液里“油太多了”?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当血常规遇到脂血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真实值。

什么是脂血?

简单来说,脂血是指血液中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过高,可能与高脂血症或乳糜血有关,导致血液呈现乳白色或浑浊的状态。正常的血浆(加了抗凝剂并混匀)或血清(未加抗凝剂或加促凝剂),也就是血液经静置或离心后红细胞下沉,上层呈现淡黄色的液体为血浆或血清。

那脂血的出现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血液会变“浑浊”?最常见的原因,往往就藏在我们抽血前不久的饮食中。如果在抽血前一天内,您摄入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比如红烧肉、油炸食品、奶油蛋糕、花生瓜子等,这些食物中的脂肪会在消化吸收后,导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急剧升高,血液看起来就会变得浑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脂血。

除了饮食,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血液长期处于高脂状态,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急性胰腺炎、肝病、肾病等。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或某些药物的使用有关。

脂血对血常规结果有什么影响?

您可能会问,血液浑浊一点,对血常规检查有那么大的影响吗?答案是肯定的。

血常规检测主要依靠精密仪器通过光学原理来计数和分析血细胞。当血液中含有大量脂肪微粒时,这些脂肪微粒会散射或阻挡光线,就像给血液“蒙上了一层雾”。这会严重干扰仪器的判断,导致:

细胞计数不准: 仪器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计数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造成计数结果偏低或偏高。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测量失真: 血液浑浊也会影响对血液中红细胞及其携带氧气能力的衡量。

血细胞形态观察困难: 如果需要进行血涂片检查,脂肪微粒可能会附着在血细胞周围,影响医生对血细胞形态的准确判断。

简单来说,脂血就像给体检蒙上了一层“滤镜”,让医生看到的“健康画面”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可能导致对您健康状况的误判。

当报告提示脂血,检验人该怎么办?

面对血常规报告上的“脂血”提示,您不必惊慌,但需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来确保获得准确的检测信息并了解其根本原因。

1. 回顾与反思抽血前的饮食: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仔细回忆一下您抽血前一天的饮食,特别是抽血前的8-12小时。您是否吃了大量油腻、高脂的食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脂血很可能就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

2. 配合医生,进行后续处理: 当您拿着带有“脂血”提示的报告去复诊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和处理:

建议复查: 最常见也是最推荐的做法是,医生会建议您重新空腹、清淡饮食后再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以获取准确的基线结果。请务必遵照医嘱,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状态去抽血。

采取“破脂”措施后复查: 在某些紧急或特殊情况下,检验科可能会尝试一些方法来“净化”血液样本,例如通过血浆置换、光学修正,或者手工复检减少误差。即使样本经过处理,检验报告也可能会注明“脂血样本经处理”的字样,供医生参考。但总体而言,重新按要求抽血是获取可靠结果的最佳途径。

3. 关注并管理血脂健康: 脂血不仅仅是一个短期问题,它可能也是身体内部脂代谢紊乱的信号。

遵医嘱进行血脂检测: 如果医生怀疑您有高脂血症等问题,会建议您做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详细检查。

调整饮食结构: 长期坚持健康均衡的饮食是管理血脂的关键。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鱼类、坚果。

规律运动: 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健康,改善血脂水平。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遵医嘱用药: 如果确诊为高脂血症或其他代谢性疾病,请务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查。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脂和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脂血和维护整体健康的基础。这意味着:

按规定采血: 即使不是为了血常规,任何需要空腹的检查,都要严格遵守医嘱。

稳定的生活节奏: 避免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的睡眠,管理好压力,都有助于身体的正常运转。

结语:

当血常规遇到脂血时,作为患者,最关键的是要理解脂血的成因,配合医生进行准确的复查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检查结果,并重视潜在的血脂问题。通过调整饮食、规律运动、遵医用药,我们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让每一次体检都提供真实、可靠的健康信息,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打下坚实基础。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脂血血常规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