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要了解这些

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要了解这些

余霞 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卫生院
2025年09月03日 36页 1182 海报 复制链接

人工智能是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成果,其具有显著的先进性特征,将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技术与护理人员的相互配合,为患者更加全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本文就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以下科普。

一、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需要有成熟的技术设备和完整的资料数据作为支撑,在基础技术设备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工智能可以对患者的详细身体健康状况相关数据与主治医师给出的医嘱进行综合分析,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形成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相对准确地预测疾病发展,并对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形成的预测结果和检测报告均可以作为医护人员判断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二、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1)智能病历系统

在临床上,护理人员实施的各种护理措施均需要有明确的护理依据,遇到突发状况也需要按照医嘱要求和患者身体情况来采取应急护理措施,所有护理干预都离不开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人工智能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可以在医院内部构建智能病历系统,借助技术支持,帮助护理人员快速记录患者信息,并且在患者需要护理支持的第一时间调用患者信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均符合患者的身体需求,在保证护理措施有效性的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护理人员按照医嘱要求制定的护理计划也可以借助智能病历系统收集的资料进行优化调整,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梳理其中可能存在一定风险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护理计划的安全性。同时,采用智能病历系统可以减少护理人员资料手动输入量,不仅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能够减少手动输入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带来的错误和问题。

(2)护理教育和培训

护理人员需要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护理技能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许多实习护理人员在初次接触实际工作时难免会出现紧张情绪,通过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模拟和虚拟现实,构建高仿真的培训场景,让护理人员有更多自我练习的机会,保证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模拟增进对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了解,并模拟演练护理操作,让护理人员的技术技能操作能够更加熟练。此外,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模拟和虚拟现实训练,可以在场景中设置临床上常见的意外状况,锻炼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保证患者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依旧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护理教育与培训中所需的教学方案、教学脚本也可以采用人工智能进行制作,并且还可以通过3D动画与人工智能的相互结合,展示护理干预操作和护理措施的实施难点。

(3)智能监测与预警

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主要用于对患者的日常护理管理,系统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部分指标出现的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并在第一时间安排好异常情况处理方案,有效保障患者在日常护理阶段的安全性。人工智能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往往需要与多种基础设施进行联动,比如与摄像头联动收集患者图像信息,完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护理工作能够得到的支持也在不断丰富,同样以摄像头为例,通过AI摄像头可以监控部分场景中的异常行为,如果将其应用到患者日常活动的监测上,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跌落、摔倒等情况。但是,必须明确上述提到的设备和配套技术涉及患者隐私,必须在患者隐私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将其应用到护理工作中。

总而言之,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可以为护理工作提供多方面支持,拓展护理培训渠道,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动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助力医院综合护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人工智能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