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防控,“手”护健康,从规范手卫生开始!
医院是为群众提供专业治疗的机构,前来就诊的患者免疫力正处于低下的时期,容易受到病菌侵袭,造成交叉感染。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是预防患病风险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方法之一,强化手卫生管理能够帮助大家守住医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保障大家的生命健康。小编将为大家科普院感防控与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有助于院感防控工作开展,“手”护大家的健康。
第一讲: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的紧密联系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临床调查研究显示,每年都有数百万的院感患者因此增加治疗成本,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手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位,很容易接触受到血液、粪便、体液等污染的物品。手卫生如果没有管理好,会将致病原带到其他区域,传染给其他人。
第二讲:手卫生是什么?
手卫生包括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三个方面,并且在不同场景有不同的手卫生管理要求。
洗手 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 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 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 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 1/3 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第三讲:手卫生管理的重要时刻有哪些?
医院作为专业性极强的医疗机构,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十分严格,手卫生时机遵循“两前三后”的原则 a) 接触患者前。 b) 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 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d) 接触患者后。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第四讲: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是什么?
洗手的正确方法是七步洗手法:1.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2.取适量洗手液(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步骤不分先后):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交换进行;⑦螺旋式洗手腕,双手交替进行。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5.擦干宜使用纸巾。
手卫生主要针对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采取的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模式的创新,医疗管理政策与诊疗模式的不断改变,疫情的常态化发展,全民对手卫生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手卫生已转变为全民全员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日常活动。做为医务人员,更应谨记在诊疗过程中必须执行的手卫生关键的5个时刻,强化标准预防,强化自我防护意识,及时有效的手卫生对医患双方都是一个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五讲:关于手卫生的两个重要节日
5月5日是由WHO世卫组织发起的世界手卫生日,旨在强调手卫生宣传,并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加强医护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每年手卫生日都有不同的主题,2024年手卫生的主题为:"为什么手部卫生知识仍然如此重要?因为它有助于阻止有害细菌在医疗保健中的传播。”
全球洗手日"(Global Handwashing Day) 是促进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组织(PPPHW)发起的,号召全世界各国,每年10月15日开展用肥皂洗手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倡导,并在该年的10月13日订立,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
人人都是手卫生的执行者,人人都是健康的实践者。让我们把手卫生理念根植于内心深处,时时刻刻谨记,把洗手行为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