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颈椎病久治不愈,中医针灸有妙方

颈椎病久治不愈,中医针灸有妙方

杨凤珍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中医医院康复科
2024年12月04日 8页 2700 海报 复制链接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长时间坐姿等,颈椎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多人因其引起的颈部疼痛、肩背酸痛、头晕等症状而烦恼。虽然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但颈椎病常常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中医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凭借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效果,近年来在治疗颈椎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针灸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能够缓解症状,改善颈椎病的根本原因。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原理与作用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外邪侵袭、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脊柱错位等因素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从而引发颈部及肩背的疼痛和僵硬。针灸治疗的核心原理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解除气滞血瘀,恢复气血流畅,改善症状。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由于血瘀所引起的疼痛。常见的如肩井穴、天宗穴、合谷穴等穴位,能够有效缓解颈部和肩部的疼痛、麻木感,并有助于消除因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僵硬感。

针灸调理气血,尤其是通过疏通经络,使身体的自愈能力得到激发。例如,针刺风池、风府等穴位,有助于缓解因气滞血瘀而导致的症状,如头晕、颈部不适等。通过调整脏腑功能,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使颈椎的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此外,中医认为颈椎病与肝肾亏虚、脾胃虚弱等因素相关。针灸通过调理肝肾功能,帮助恢复脊柱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改善颈椎病的病因,起到长效缓解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与治疗方法

在针灸治疗颈椎病时,选择合适的穴位是治疗效果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下缘,肩胛骨上缘的凹陷处。风池穴是治疗颈椎病的常用穴位,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针刺风池穴可以有效缓解颈部和肩部的僵硬、酸痛、头晕等症状,尤其对于因外邪风寒所引发的颈椎病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肩井穴:位于肩部,肩峰的最高点。肩井穴有很好的舒缓作用,能够有效减轻肩部的紧张感,缓解因颈椎病引起的肩背部不适。针刺肩井穴不仅能减轻疼痛,还能够放松肩部肌肉,对于长期坐姿、姿势不良导致的肩部肌肉僵硬尤其有效。

天宗穴:位于肩部,肩胛骨的中央部位,肩胛骨突起的部位。天宗穴有着极佳的镇痛作用,尤其是在缓解肩部及上背部的疼痛方面。对于那些因为颈椎病导致的上背部肌肉紧张和不适,针刺天宗穴有显著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的部位。合谷穴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全身调理穴位,具有舒缓疼痛、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头痛、肩痛、颈部不适等症状,合谷穴可以有效缓解。通过刺激合谷穴,不仅可以直接缓解颈部的疼痛,还能够改善全身的气血流通,减轻全身的肌肉紧张和疲劳感。

百会穴:位于头顶,连线两耳尖的中点。百会穴对于调理全身气血、缓解头晕、颈部疼痛等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由气血不足引起的颈椎病,百会穴能够疏通全身经络,提升全身气血的流畅性,缓解因气血不畅引起的头晕、颈部僵硬和疼痛等症状。

通过针对这些穴位进行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缓解疼痛症状,改善颈椎的运动功能。此外,针灸治疗时,还可以结合艾灸、拔罐等治疗手段,增强疗效。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与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已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验证,许多患者在经过一定疗程的针灸治疗后,颈部的疼痛、僵硬感明显减轻,肩背的疲劳感和麻木感也有所缓解。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流畅,针灸能够有效缓解由脊椎结构问题引起的症状。

然而,针灸治疗的效果通常需要通过多次疗程才能逐渐显现。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坚持定期治疗,结合适当的中药调理和物理疗法,才能取得更持久的效果。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作息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过度劳累等,这样能够帮助巩固治疗效果。此外,患者还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情绪波动,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颈椎病是一个行之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气血、疏通经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脊椎功能。通过结合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中医针灸,许多颈椎病患者能够得到显著的疗效,从而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针灸​颈椎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