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子宫肌瘤,了解这些让你更安心

子宫肌瘤,了解这些让你更安心

张旭 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
2025年06月25日 20页 2313 海报 复制链接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约每4-5个成年女性中,就有1个人患有子宫肌瘤。尽管发病率较高,但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就能从容地面对它,让生活更加安心。

一、子宫肌瘤是什么?

医学上称其为子宫平滑肌瘤,即子宫的肌肉层(平滑肌)中生长出的一个或多个良性肿块。多数生长速度较慢且无重大威胁。但当肌瘤过大或者生长位置特殊,也可能会引发系列问题。

二、子宫肌瘤的成因

子宫肌瘤的成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它主要和以下三点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子宫肌瘤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患病,自身患病风险相对也要高些。

性激素水平:子宫肌瘤的生长与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密切相关。所以子宫肌瘤在生育年龄的女性中更为常见,绝经后的女性由于性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往往会萎缩或消退。

干细胞功能失调:有研究表明,子宫肌瘤可能由单一干细胞的突变导致。在性激素的刺激作用下,突变的干细胞会异常增殖,最终发展成肌瘤。

三、子宫肌瘤的症状

虽然大多数子宫肌瘤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但若肌瘤体积过大或生长位置特殊,可能会引发以下症状:

月经异常: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肌瘤会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从而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出血量增多,经期延长,甚至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的情况。

腹部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时,可以在腹部摸到肿块。特别是在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肿块更容易被触及。

白带增多: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腺体分泌增多,导致白带增多。如果合并感染,还可能出现脓性白带。

下腹坠胀和腹痛:当肌瘤较大时,会压迫盆腔组织和神经,引起下腹坠胀和腰酸背痛。如果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或黏膜下肌瘤脱出时,还可能引起急性腹痛。

压迫症状:当肌瘤压迫到膀胱时,患者会出现尿频和排尿困难的症状;而当其压迫到直肠时,则会引起排便疼痛或便秘。

不孕和流产:虽然子宫肌瘤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但肌瘤过大或生长位置特殊也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四、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观察治疗: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子宫肌瘤患者,可以选择观察治疗。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肌瘤的大小变化及生长态势。若长期稳定无进展,可持续观察。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改善症状和缩小肌瘤体积。常用的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米非司酮等。这些药物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有效减缓子宫肌瘤的生长速率。但是药物治疗并不能根治,停药后肌瘤可能会继续生长。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子宫肌瘤或症状明显的患者。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子宫动脉导管栓塞等。这种方法通过阻断肌瘤血液供应使其缩小或消失。介入治疗虽效果显著,却也可能对卵巢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影响患者生育能力。

手术治疗:对于较大子宫肌瘤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彻底切除肌瘤。常见手术方法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等。但手术可能对患者的生育能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需要权衡手术风险和生育需求。

五、子宫肌瘤的预防措施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食用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高糖的摄入,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运动: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诸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活动。这些运动不仅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有效降低患子宫肌瘤的风险。

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避免长期熬夜与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通过冥想、社交等方式释放压力,维持身心平衡。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子宫肌瘤的早期症状。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更应该重视体检和筛查。

慎用激素药物:避免自行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药品,如需治疗相关疾病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子宫肌瘤或者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子宫肌瘤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