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与康复

踝关节扭伤的处理与康复

郑忠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桂林医院
2024年12月04日 47页 6259 海报 复制链接

踝关节扭伤,俗称“崴脚”,是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多发生在行走、跑步或跳跃等活动中,由于踝关节突然受到异常外力作用,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拉伤或撕裂。这种损伤不仅会引起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因处理不当而引发慢性疼痛、习惯性扭伤等长期问题。因此,了解并掌握踝关节扭伤的正确处理方法和康复策略,如紧急时的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以及后续的分阶段康复措施,对于促进损伤快速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踝关节扭伤的处理

踝关节扭伤后的紧急处理应遵循RICE原则,即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和抬高患肢(Elevation)。

1. 休息: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继续加重损伤。如果可能,应使用拐杖或支具固定受伤的踝关节,以减少负重和进一步损伤。

2. 冰敷:扭伤后24小时内,应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冰敷有助于减轻炎症、肿胀和疼痛。注意,冰敷时应使用毛巾或布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

3. 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或压力包扎将踝关节固定,可以提供支撑和稳定,减少肿胀。包扎时应适度紧缩,但不应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4. 抬高患肢:在休息时,应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可以使用枕头或垫子将脚部垫高。

二、踝关节扭伤的康复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过程应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一般来说,康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康复(1-2周):此阶段以控制炎症、减轻肿胀和疼痛为主。除了继续遵循RICE原则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短波等,以促进炎症消散和软组织修复。同时,进行轻微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有助于恢复关节灵活性。

2. 中期康复(2-4周):随着炎症和肿胀的消退,此阶段可以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进行渐进性的抗阻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内外翻训练、提踵训练等。同时,加强平衡训练,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有助于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3. 后期康复(4周以后):此阶段以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运动能力为主。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康复训练,如深蹲、跳跃等,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爆发力。同时,根据个人的运动需求和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的运动训练,如跑步、游泳、篮球等,以促进全面康复。

三、注意事项

1. 及时就医:如扭伤后,如果疼痛剧烈、肿胀严重,或伴有畸形、骨擦音等骨折征象,这往往是严重损伤的信号。此时,应立即就医,通过X光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排除骨折或韧带断裂等可能性,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避免过早负重:在康复初期,受伤的踝关节需要充分的休息和修复。过早进行负重训练或高强度运动,不仅会加重损伤,还可能延缓康复进程。因此,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安排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负重。

3. 合理营养:营养是软组织修复和康复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康复期间,患者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蔬菜和水果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促进细胞再生、增强免疫力,从而加速康复进程。

4. 保持积极心态:康复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面对疼痛和不便,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顺利康复。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进行康复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四、总结

踝关节扭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但只要患者能够正确处理和及时康复,大多数都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和运动能力。因此,深入了解并掌握踝关节扭伤的处理与康复知识,包括紧急处理时的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以及后续的康复训练措施,对于有效维护我们的运动健康、避免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踝关节扭伤崴脚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