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补过头反伤身
“饮食不够,补剂来凑”,营养补充剂成为不少人的“刚需”,维生素更是“王牌补品”,甚至成为一种健康代名词。然而,一项新研究发现,膳食营养补充剂可能会导致维生素B6过量,引发神经、内分泌系统异常。
维生素补剂被“神话”了
提升免疫力、抗衰老、别人要补我也补……不少人抱着“补补更健康”的心态,加入了“补维大军”。洞察了这一市场的潜力,相关企业开发出各类产品,将维生素零食化、日常化。如今,市面上的维生素产品琳琅满目,有泡腾片、软糖、粉剂等各种剂型,适口性强;“功效”定位多元,比如促进儿童生长、提高女士代谢、增加银发族抵抗力等,迎合不同人群的具体需求。
健康人群补充维生素真的有效吗?大连市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张士红表示,“目前并没有准确答案,很多观察性结果仍缺乏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无法证实健康效益与维生素补剂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反,越来越多实验已证实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比如,超量服用维生素C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风险;绝经后女性长期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长期食用维生素E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
普通人没必要“盲补”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营养科主任龚雄辉表示,各种维生素的需求量约为每日几十微克或几百毫克,只要保证合理膳食,健康人群都可足量摄取,无需额外补充,只有部分国人可能存在摄入不足的情况。但摄入不足不代表机体缺乏,如果盲目进补反而有健康隐患。
在龚雄辉的营养科门诊,每年都有“乱补伤身”病例:有绝经后女性每天补充大量钙和维生素D,引发高钙血症或肾结石;有些人每天超大剂量补充维生素B6,出现手足麻木,已有神经系统损伤,也不乏因过量补充维生素C出现胃黏膜受损的患者。
要补的营养都在生活里
专家表示,补充维生素最好的方法是食补,其中的天然维生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代谢。
国人摄入不足的维生素都可在餐桌上找到天然“补充剂”。比如,动物肝脏、蛋黄、海鱼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前者可改善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后者有助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骼生长;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可促进铁吸收,每天一斤蔬半斤果就能达到机体需求;谷物粗粮、豆类、薯类等富含B族维生素,不妨将每日1/3的精米白饭换成这类食物。
临床应用维生素补剂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是必须补充的人群;二是特殊情况,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疾病会干扰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需进行针对性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