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腹部超声:结石“藏不住”的火眼金睛

腹部超声:结石“藏不住”的火眼金睛

李练球 岳阳康达骨伤医院
2025年07月30日 50页 2580 海报 复制链接

在超声科的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能发现不少隐藏在体内的结石——有的像胆囊里的“泥沙”,有的像肾脏里的“小石子”。这些结石早期往往悄无声息,等到疼痛发作时可能已造成严重损伤。腹部超声就像一双“火眼金睛”,能在结石引发剧痛前将其揪出,尤其对胆囊、肾脏等部位的结石,检出准确率远超人们想象。作为从事超声诊断15年的医生,想带大家了解超声如何成为结石检测的“利器”。

一、胆囊结石:超声能抓住“移动的沙粒”

胆囊就像附着在肝脏下方的“小袋子”,专门储存胆汁。当胆汁成分失衡,胆固醇或胆红素就会结晶形成结石,小的如米粒,大的像核桃。超声检测胆囊结石有三大优势:

精准识别微小结石:超声能发现直径仅2mm的结石,比CT更敏感。这些小结石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强回声光点”,后方拖着一条黑色的“声影”,就像阳光下物体投下的影子。35岁的周女士体检时,超声发现胆囊里有3个0.3cm的小结石,虽无症状,但医生建议她定期复查,避免结石长大堵塞胆管。

动态观察结石活动:患者变换体位时(如从平躺到左侧卧),超声能看到结石在胆囊内滚动,这是区分结石与胆囊息肉的关键——息肉会牢牢“长”在胆囊壁上,不会移动。这种动态观察能避免误诊,某医院数据显示,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达98%,远高于其他检查。

同时评估胆囊功能:超声不仅能看到结石,还能测量胆囊壁厚度(正常<3mm)、观察胆囊收缩情况。若胆囊壁增厚(>5mm)且毛糙,提示合并胆囊炎;若结石堵塞胆囊颈部,超声会显示胆囊明显肿大(横径>5cm),需紧急处理。

二、肾脏结石:穿透“积水迷雾”找元凶

肾脏结石就像埋在肾盂里的“绊脚石”,可能堵塞尿路引发积水。超声检测肾脏结石的优势体现在复杂情况中:

无需造影剂也能显影: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超声是最佳选择。它能清晰显示肾盂内的结石——直径>3mm的结石会呈现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即使被尿液包裹也能准确定位。28岁的王先生腰痛难忍,超声发现右肾有1.2cm的结石,且肾盂轻度积水(分离1.5cm),医生根据超声结果及时安排了碎石治疗。

判断结石是否引起梗阻:超声能测量肾盂分离程度(正常<1cm),若分离超过2cm,提示结石完全堵塞输尿管;还能观察肾皮质厚度(正常>1cm),评估肾脏受损程度。这种“一站式”检查,能让医生快速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手术。

发现X线“看不见”的结石:约10%的肾结石是尿酸结石,在X线下不显影(称为“阴性结石”),但超声能轻松识别。65岁的李大爷尿酸偏高,超声发现左肾有2个0.8cm的尿酸结石,通过降尿酸治疗和多喝水,结石逐渐缩小。

三、超声检测结石的其他优势

安全无辐射:超声利用声波成像,对人体无损伤,孕妇、儿童、备孕人群都能做,适合多次复查。相比之下,CT虽能发现微小结石,但有辐射,每年不宜超过2次。

操作便捷且快速:做腹部超声前,患者只需空腹8小时(查胆囊)或憋尿(查膀胱),整个检查10~15分钟就能完成,当天就能拿到报告,适合急诊患者快速诊断。

性价比高:一次腹部超声检查费用仅百元左右,远低于CT(数百元)和MRI(上千元),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和健康体检。

四、超声检查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查胆囊和胆管:检查前一天晚8点后禁食(可少量喝水),当天早上空腹,让胆囊充盈,便于清晰显示结石。若吃了油腻食物,胆囊会收缩排空,可能漏诊小结石。

查肾脏和输尿管:无需空腹,但最好憋尿(膀胱充盈后能推开肠道,更清晰显示输尿管下段)。若有尿频、尿急,可在检查前1小时喝500ml水,避免过度憋尿引起不适。

特殊情况处理:肠气较多的患者(如便秘者),可提前一天吃易消化的食物,检查时医生会通过按压探头、改变体位等方式减少肠气干扰,提高结石检出率。

五、哪些情况需要做超声查结石?

出现以下症状时,建议及时做腹部超声:

突发右上腹疼痛,尤其吃油腻食物后加重(可能是胆囊结石);

腰背部绞痛,伴尿频、尿急、血尿(可能是肾结石);

体检发现胆红素升高、尿酸偏高(需排查是否有结石);

曾患结石,需定期复查(建议每6-12个月一次)。

超声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能在结石“兴风作浪”前发现踪迹。它的精准、安全、便捷,让它成为检测腹部结石的“首选武器”。了解超声的优势,定期做针对性检查,就能让结石无处藏身,守护肝胆肾脏的健康。记住,对结石来说,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腹部超声结石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