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防患于未然”,让行动不便的TA更舒适
老年模式

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防患于未然”,让行动不便的TA更舒适

李雅江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2025年09月17日 11页 1507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亲人、朋友,因为年老、疾病或手术,行动变得不便。他们可能需要长卧在床,或者长时间依赖轮椅。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受压状态时,一个不易察觉的健康威胁——压力性损伤,便可能悄然而至。

什么是压力性损伤?为何会发生?

压力性损伤是指身体局部组织在长期受压、缺血、缺氧的情况下,由于牵拉、摩擦等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损伤。

此外,以下因素也会增加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

潮湿:大小便失禁、出汗、伤口渗液等,都会使皮肤变得脆弱,更容易受损。

营养不良: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会影响皮肤的修复能力和抵抗力。

血液循环不良:糖尿病、血管疾病等,会使局部组织供血不足,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皮肤的健康。

意识障碍或感觉减退:患者无法及时感知到不适或压力,错过改变体位的时机。

压力性损伤的“前兆”与“分级”

早期表现:压迫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红(非白色)、发热、触痛或僵硬,但在按压后红色不消退(与普通发红不同)。这通常是压力性损伤的“一级”征兆。

一级: 皮肤完整,呈持续性红斑,按压不褪色。

二级: 皮肤部分层损伤,表现为浅表溃疡或水疱。

三级:全层皮肤损伤,皮下脂肪暴露,可能伴有坏死组织。

四级:深层组织损伤,暴露肌肉、肌腱或骨骼。

五级:(不可分期)伤口被黄白色、黄褐色或灰色的坏死组织(腐肉)覆盖,无法评估真实深度。

六级:(可疑深部组织损伤) 完整皮肤下出现异常的颜色改变(如紫红色、暗红色)或水疱,提示深部组织可能受损。

“防患于未然”: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是关键!

1.密切观察,及时评估

每日检查:每天至少对患者全身皮肤进行一次仔细检查,特别是易受压部位。注意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和完整性。

高危因素评估:根据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活动能力、意识状态、皮肤状况、有无失禁等,评估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

2.减轻和分散压力

定时翻身和变换体位:

卧床患者:每2小时至少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可采用“三点定位”法(侧卧、后仰、侧卧)交替体位。

坐轮椅患者:每15-30分钟,鼓励患者主动抬起臀部(“支架”动作)或被动帮助其改变坐姿。

使用减压辅助工具:

减压床垫/床褥:如气垫床、记忆棉床垫等,可以分散身体的压力。

减压坐垫:用于轮椅或椅子,分散臀部压力。

支垫:在骨骼突出部位(如脚跟、肘部)垫上柔软的垫子,减轻直接压力。

3.保护皮肤,减少摩擦和牵拉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清洁:及时清理大小便失禁,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受压部位,用软毛巾轻轻拍干。

保持干燥:如果皮肤潮湿,可以使用透气性好的保护膜或屏障剂(如凡士林、氧化锌软膏)形成保护层。

避免过度清洁:避免使用酒精或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正确搬运和移动患者:

避免拖拽:搬运患者时,应使用“抬”而非“拖”的方式,避免皮肤与床单摩擦或牵拉。

使用转移辅助工具:如翻身毯、滑板等。

床单被褥保持平整:确保床单、被褥无皱褶,避免引起皮肤摩擦。

4.充足的营养与水分

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特别是C和A)、矿物质(如锌)的摄入,促进皮肤修复。

充足水分:保证足够的饮水,维持皮肤弹性。

5.鼓励患者活动

主动活动:如果患者意识清楚且有能力,鼓励他们主动进行关节活动和翻身。

被动活动:对于完全不能活动的患者,由照护者协助进行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压力性损伤护理:当“预防”失效时

如果压力性损伤已经发生,护理的重点就从“预防”转向“促进愈合”和“防止加重”:

分级护理:根据压力性损伤的分级,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一级:加强减压和皮肤保护,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摩擦。

二级:可使用水胶体敷料、泡沫敷料等保护创面,保持湿性愈合环境。

三级及以上压力性损伤:需要专业的医疗处理,可能涉及清创、使用特殊敷料、抗生素治疗等,建议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正确清洁和换药:按照医嘱,使用生理盐水等无刺激性清洁剂清洁创面,并使用合适的敷料覆盖。

注意感染:密切观察创面有无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异味等感染迹象,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结语

压力性损伤虽然是一个看起来“小”的问题,但它对行动不便者的身心健康影响却是“大”的。真正的关爱,在于“防患于未然”。通过细心的观察、科学的体位管理、精心的皮肤护理,以及充足的营养支持,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风险,让那些需要我们特别关怀的TA们,拥有更舒适、更体面的生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