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白带异常别乱洗!先辨阴道炎或宫颈炎
老年模式

白带异常别乱洗!先辨阴道炎或宫颈炎

夏春兰 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2025年09月17日 38页 2595 海报 复制链接

“白带突然变多、发黄还发痒,用洗液洗了一周反而更严重了”“分泌物有血丝,是得了癌症吗?”在妇科门诊,类似的困惑每天都在发生。白带作为女性生殖健康的晴雨表,一旦出现异常,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用洗液清洁,却不知盲目冲洗反而会破坏阴道微环境,让问题雪上加霜。事实上,白带异常最常见的原因是阴道炎和宫颈炎,二者症状相似却治疗迥异,精准分辨才是科学处理的第一步。

一、先看清:白带异常的3个危险信号

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质地黏稠、量少、无异味,主要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混合而成。当出现以下3类异常时,需警惕妇科疾病:

(1) 性状改变:若白带呈豆腐渣样,可能是霉菌感染。泡沫状伴腥臭味,需排查滴虫。灰白色均匀稀薄且有鱼腥味,多为细菌性阴道病。宫颈炎常表现为黏液脓性白带,质地黏稠、颜色偏黄。

(2) 气味异常:正常白带无明显气味,若出现腥臭味、恶臭味,往往提示病原体感染,如厌氧菌感染引发的细菌性阴道病,或严重宫颈炎合并感染。

(3) 伴随症状:阴道炎多伴随外阴瘙痒、灼痛,性生活或排尿时不适感加重。宫颈炎则可能出现性交后出血、腰骶部疼痛,部分患者会有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

二、辨分明:阴道炎与宫颈炎的4大核心差异

很多人误以为白带异常是阴道炎,实则宫颈炎也会引发类似症状,二者在发病部位、病原体、症状细节和检测方式上存在关键区别:

1.发病部位不同:一个在阴道,一个在宫颈

阴道炎病变集中在阴道黏膜,是阴道内菌群失衡或外源病原体入侵导致的炎症。宫颈炎则发生在宫颈管黏膜,多由病原体上行感染宫颈引起,若长期不愈可能引发宫颈糜烂样改变,甚至增加HPV感染风险。

2.病原体有差异:用药方向大不同

阴道炎常见病原体包括霉菌、滴虫、厌氧菌及加德纳菌。宫颈炎则以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为主,部分由支原体感染引发。比如霉菌感染需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滴虫感染需夫妻同服甲硝唑,而衣原体宫颈炎则需用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盲目用药可能导致耐药性。

3.症状细节藏线索:出血和疼痛是关键

阴道炎患者的瘙痒、灼痛症状更明显,白带多伴随性状改变如豆腐渣样、泡沫状。宫颈炎患者则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阴道少量出血,白带多为黏液脓性,部分人会有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尤其在劳累后加重。

4.检测方式要精准: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测

想明确诊断,需通过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医生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是否充血、有无脓性分泌物,取阴道分泌物做白带常规,排查霉菌、滴虫、细菌性阴道病。若怀疑宫颈炎,还需做宫颈分泌物涂片、核酸检测,明确是否存在衣原体、淋病奈瑟菌感染,必要时做HPV检测和TCT检查,排除宫颈病变。

三、别踩坑:3个常见误区要避开

误区1:白带异常就用洗液冲洗阴道

阴道有自净功能,正常pH值维持在3.8-4.5,盲目用碱性洗液冲洗会破坏菌群平衡,降低阴道抵抗力,反而加重感染。若有轻微不适,可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冲洗阴道内部。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用洗液,且疗程不宜过长。

误区2:症状缓解就停药

很多人用药后瘙痒、白带异常症状减轻,就自行停药,导致病原体未被彻底清除,容易复发。比如霉菌阴道炎需按疗程用药,通常为1-3个疗程,月经干净后需复查白带,连续3次阴性才算治愈。宫颈炎治疗后也需定期复查,观察宫颈恢复情况。

误区3:宫颈炎宫颈糜烂要手术

过去宫颈糜烂被误认为是疾病,实则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生理现象,无需手术。只有当宫颈炎合并宫颈息肉、宫颈肥大,或药物治疗无效时,才需考虑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且需在正规医院进行,避免过度治疗。

四、结论

白带异常不是小问题,却也无需恐慌。关键是放下自行用药的执念,通过专业检查明确是阴道炎还是宫颈炎,再针对性治疗。科学分辨、规范用药、定期复查,才是守护生殖健康的正确方式。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白带异常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