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痔疮便血会导致贫血吗?出现这3个症状要警惕!
老年模式

痔疮便血会导致贫血吗?出现这3个症状要警惕!

张学伟、班震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
2025年09月17日 16页 2635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十人九痔”的说法广为流传,虽然略有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痔疮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疾病。很多患有痔疮的朋友都经历过便血的困扰,那鲜红色的血液滴落或喷射而出时,难免会让人心头一紧。然而,由于痔疮的高发性,许多人又常常对此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上火,过几天就好了”。但您是否曾想过,这看似“寻常”的每一次出血,日积月累之下,可能会悄然偷走您的健康,导致一种严重的后果——贫血。这绝非危言耸听,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具体地探讨一下痔疮便血与贫血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指出哪些症状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一、痔疮为何易出血?了解病理基础是关键

为什么痔疮出血会如此"执着"和"频繁"呢?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痔疮的病理基础。痔疮的本质是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丛发生病理性曲张、肥大而形成的团块。内痔表面覆盖的是黏膜,非常脆弱,其内部是丰富的血管丛。当干硬的粪便通过直肠时,会摩擦和挤压这些曲张的静脉团,极易导致其表面黏膜破损而出血。此外,排便时腹压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加剧血管内的压力,促使出血发生。这种出血的特点是鲜红色,血液不与粪便混合,多表现为便后滴血、手纸染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喷射状出血。正因为出血的"门槛"很低,每一次排便都可能成为一次"失血"的过程。对于长期便秘、排便习惯不良、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群来说,这种摩擦和刺激更是家常便饭,出血的频率和量都可能增加,从而大大加快了贫血发生的进程。
二、三大警惕信号:贫血的典型表现

当痔疮出血导致贫血时,身体会发出一系列的警报信号。第一个需要警惕的症状是:无缘无故的、持续性的疲劳感和虚弱感。 这是贫血最典型、最常见的症状。这种疲劳不同于普通的劳累后疲倦,它更像是一种持续的、深层次的精力耗尽,即使经过一夜充足的睡眠,第二天醒来仍然感觉疲惫不堪,浑身乏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其根本原因在于氧气是身体的"能量货币",当贫血导致血红蛋白减少,输送到肌肉和大脑的氧气不足时,身体就无法产生足够的能量,自然会感到虚弱和倦怠。您可能会发现以前轻松能爬的楼梯现在变得气喘吁吁,以往胜任的工作现在感到力不从心。第二个需要警惕的症状是:面色、口唇、眼睑结膜等部位呈现异常苍白。 这是贫血最直观的体征。我们健康的面色和口唇是红润的,这源于皮下毛细血管中富含氧气的鲜红色血液。而当贫血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颜色变淡,透过皮肤和黏膜所呈现出的色泽就会变得苍白。您可以对照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脸是否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和红润,变得苍白或蜡黄;翻开下眼睑,看看里面的黏膜颜色是否从健康的粉红色变为苍白无华;指甲床的颜色是否也显得苍白。这些变化都是身体内部血液状况的外部反映。第三个需要警惕的症状是:心悸、气短,尤其在活动后加重。 心脏是身体的泵血器官,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当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时,为了弥补氧气供应不足,心脏不得不加倍工作,跳动得更快、更有力,试图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机体的需求。因此,患者即使在轻微活动(如走路、做家务)后,也会感到心脏砰砰直跳(心悸),并且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气短)。严重时,甚至在安静状态下也能感觉到心慌。这是心脏在超负荷运转发出的严重警告,长期如此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三、根本应对策略:积极治疗痔疮,阻断出血源头

面对痔疮出血及潜在的贫血风险,必须采取系统性的综合应对策略,其根本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痔疮本身,从源头上遏制出血。患者务必寻求专业肛肠科医生的诊断与治疗,而非自行用药。医生会根据痔疮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对于初期、出血较轻的患者,通常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并配合药物治疗,如使用含止血、消肿成分的栓剂、药膏或口服药物(如地奥司明片);若出血频繁、药物效果不佳或已发展为III期、IV期内痔,则需考虑微创手术(如PPH术、痔动脉结扎术)或传统手术治疗,以彻底阻断出血源头。与此同时,若贫血已经发生,则需双管齐下进行诊断与纠正。通过血常规检查可明确贫血程度,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需从饮食和药物两方面干预:饮食上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黑木耳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对于中重度贫血,则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铁剂,并定期复查血常规及铁蛋白指标,直至恢复正常。唯有治疗痔疮与纠正贫血同步进行,才能有效阻断慢性失血之路,恢复健康。
最后,我们必须建立起长远的管理和预防意识,防止痔疮复发和贫血的再次发生。这一切的基石在于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和排便习惯。要保证膳食纤维的足量摄入,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保证每天充足的饮水(1.5-2升),这样可以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减少对痔疮的摩擦和损伤。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要忍耐,但排便时也要避免过度用力或长时间蹲坐(如看书、玩手机),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长期久坐久站,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促进盆腔血液循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提肛运动,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和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尽量远离辛辣、油炸、烈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它们会加重肛管直肠部位的充血,诱发或加重出血。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痔疮便血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