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水肿”别忽视:早期发现肾脏问题的蛛丝马迹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略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腰酸”、“水肿”听起来像是疲劳、久坐或者吃多了咸的食物的“正常反应”,但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出现,或者变得越来越明显,我们可得提高警惕了!它们很可能是肾脏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
肾脏位于我们腰部两侧,每天辛勤地过滤我们的血液,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着体内的平衡。当肾脏出现问题,即使是很小的早期病变,也可能在不经意间影响我们的健康。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蛛丝马迹”:
1.腰酸、腰痛:
特点:常常是持续性的隐痛或胀痛,有时会放射到腹部或下肢。与劳累、姿势不良导致的腰痛不同,肾脏引起的腰痛可能在休息后也不缓解,甚至在夜间加重。
提示:可能是肾脏炎症(如肾盂肾炎)、结石、囊肿或肿瘤等引起的。
2.水肿:
特点:最初可能只出现在眼睑(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然后可能出现在脚踝、小腿。用手指按压皮肤后,会留下一个凹陷,并且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提示: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无法有效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导致水分在组织间隙积聚。
3.尿液异常:
尿量改变:正常成人一天排尿约1500-2500毫升。如果尿量明显减少(少于400毫升)或增多(尤其是在夜间,称为夜尿增多),都需要警惕。
尿色改变:正常的尿液是淡黄色透明的。如果出现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样、酱油样)、泡沫尿(尿中泡沫多且不易消散),可能是尿液中蛋白质或红细胞含量增高。
排尿困难或疼痛: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时感到费力,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或梗阻。
4.乏力、食欲不振、恶心:
特点:慢性肾脏病发展过程中,体内废物(如尿素)不能及时排出,可能引起毒素积累,导致身体出现疲劳、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全身性症状。
5.血压升高:
特点:肾脏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肾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或者使原有高血压更难控制。
提示:突然出现的高血压,或者原有的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应警惕是否与肾脏有关。
6.面色改变:
特点:慢性肾脏病可能导致贫血,使得面色苍白、萎黄。
哪些人群更容易“惹上”肾脏问题?
除了上述症状,以下人群更需要关注肾脏健康,定期检查: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人群:这些慢性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
长期服用某些“伤肾”药物的人:如某些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造影剂等。
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的人。
有反复尿路感染史的人。
如何“捕捉”肾脏问题?——定期检查是关键!
既然肾脏问题早期难以察觉,那么定期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尿常规检查:这是最简单、最经济的肾脏功能筛查方法。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及时发现肾脏损伤的迹象。
肾功能检查: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脏的滤过能力。
肾脏B超:可以直观地观察肾脏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发现囊肿、结石、肿瘤等。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控制高血压。
“守护”肾脏,我们能做什么?
健康饮食:减少钠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和减少水肿。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特别是红肉。清淡烹饪多采用蒸、煮、炖等方式。
适度运动: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控制血压和血糖。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肾脏。
慎用药物: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非处方止痛药。
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请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为您评估和诊断。
结语
肾脏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不要因为“腰酸”、“水肿”等症状不够“惊天动地”就掉以轻心。学会识别这些“蛛丝马迹”,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定期进行肾脏检查,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肾脏,远离肾脏疾病的威胁,拥有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