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喝酒伤肝”?其实,这些食物和习惯也在让你的肝脏变胖!
老年模式

“喝酒伤肝”?其实,这些食物和习惯也在让你的肝脏变胖!

牟姗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
2025年10月15日 38页 2555 海报 复制链接

谈到“伤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喝酒”。没错,长期过量饮酒确实是肝脏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容易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是,今天我们要聊的,是那些“默默”地伤害着你的肝脏,让它悄悄“变胖”的“隐形杀手”。

肝脏:身体里的“超级工厂”

肝脏位于我们上腹部,体积大,功能繁多,堪称身体里的“超级工厂”。它负责:

解毒、处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合成身体必需的蛋白质。储存糖原、维生素和矿物质。

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因此,肝脏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

“肝脏变胖”是怎么回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当肝脏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就可能导致“肝脏变胖”,医学上称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除了酒精,以下这些“罪魁祸首”也在悄悄地损害着你的肝脏:

贪吃“甜蜜”和“油腻”——饮食习惯是关键

1.高糖饮食(尤其是果糖):

“隐形糖”无处不在:很多人知道甜饮料、糖果不健康,但你可能想不到,很多包装食品、零食、甚至沙拉酱、番茄酱里都添加了不少糖,尤其是果糖。

果糖的“特殊待遇”:我们的肝脏是处理果糖的主要器官。过多的果糖进入肝脏后,会被转化为脂肪,并堆积在肝脏中。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脂肪肝。

警惕“低脂”陷阱:有些所谓的“低脂”食品,为了弥补口感,会添加更多的糖,同样不利于肝脏健康。

2.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内脏:这些食物是脂肪和胆固醇的“大户”。长期摄入过量,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促使脂肪在肝脏堆积。

加工肉类:香肠、培根、火腿等加工肉类,不仅脂肪含量高,还可能含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对肝脏健康构成威胁。

3.不规律饮食和暴饮暴食:

“饥一顿饱一顿”:身体需要规律的能量供给。不规律的饮食会导致血糖、血脂波动,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

暴饮暴食: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尤其是高热量食物,会让肝脏来不及处理,多余的能量就很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不动”的身体,加剧肝脏负担

1.缺乏运动:

能量消耗不足:运动是消耗体内能量、燃烧脂肪的重要方式。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导致我们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就转化为脂肪,不仅可能导致肥胖,也会增加肝脏的脂肪堆积。

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运动不足还会影响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

2.体重超标,尤其是腹型肥胖:

“内脏脂肪”是关键:肥胖,尤其是腹部脂肪(腰围过大)堆积,是NAFL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腹部脂肪更容易代谢,并释放脂肪酸到肝脏,导致肝脏脂肪堆积。

三、“药”不能停——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一些药物,如某些降脂药(需遵医嘱)、抗抑郁药、某些激素类药物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对肝脏产生一定影响,增加脂肪肝的风险。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如何“拯救”你的肝脏?

1.健康饮食是基石:

控制糖分摄入:少喝甜饮料,少吃甜点、糖果,仔细阅读食品标签,警惕“隐形糖”。

选择健康的脂肪: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牛油果,适量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它们有助于控制血糖、胆固醇,促进肠道健康。

限制加工食品: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减少加工肉类、油炸食品的摄入。

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

2.动起来,让肝脏“动起来”: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结合力量训练。

增加日常活动:即使是简单的改变,如多走楼梯、饭后散步,也能帮助消耗热量。

3.控制体重,管理“腹围”:

减重是关键:如果超重或肥胖,即使减重5%-10%,也能显著改善脂肪肝。

关注腰围: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是健康范围。

4.警惕药物副作用:

遵医嘱用药:任何药物的使用,请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定期体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5.戒酒,彻底告别酒精:

滴酒不沾:如果您已经有脂肪肝,请务必戒酒。

6.保证充足睡眠:

规律作息:尽量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人对脂肪肝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建议大家,尤其是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朋友们,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检查、肝脏B超、肝纤维化彩超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肝脏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