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鼻痒、鼻塞、打喷嚏?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犯了
老年模式

鼻痒、鼻塞、打喷嚏?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犯了

袁海燕 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10月15日 32页 2610 海报 复制链接

春风拂面,百花盛开,本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意味着噩梦的开始:鼻子痒得像有蚂蚁在爬,喷嚏一个接一个打得停不下来,鼻涕像关不住的水龙头,脑袋还昏昏沉沉的……

如果你也常年被这些症状困扰,尤其是季节交替时加重,那么你很可能不是“又感冒了”,而是过敏性鼻炎。

一、 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

很多人分不清两者,常常误将过敏性鼻炎当感冒治,吃了感冒药却效果不佳。记住以下几个关键区别:

症状对比

过敏性鼻炎(“过敏”)

感冒(“病毒感染”)

喷嚏

一连串地打,通常是阵发性的,一打就好几个

偶尔打,不会那么密集

鼻涕

大量清水样鼻涕,像“自来水”

初期可能是清涕,后期常变为黏稠的黄白鼻涕

鼻痒

非常典型,鼻子、眼睛、喉咙、耳朵都可能奇痒无比

不明显

鼻塞

可轻可重,双侧交替性或同时性鼻塞

常见,但通常随病程变化

全身症状

通常无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等

常有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

病程

病程长,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常年发作

病程短,通常7-10天自愈

发病规律

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有明显的环境诱因(如花粉季、接触宠物)

无特定规律,但季节交替、受凉时易发

二、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身体的一场“过度防卫战”

过敏性鼻炎,本质上是你的免疫系统“认错了人”,发起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过敏原 = “假想敌”: 像花粉、尘螨、宠物皮屑、霉菌这些本来无害的物质,被你的免疫系统当成了危险的“敌人”(即过敏原)。

抗体 = “哨兵”: 当这些“假想敌”第一次进入你的身体(比如通过呼吸),免疫系统就会产生一种叫做IgE的抗体来记住它们,就像派出了“哨兵”。

再次相遇 = “拉响警报”: 当你再次接触到同样的过敏原时,“哨兵”IgE立刻认出它,并拉响警报。

释放炎性介质 = “开战”: 警报响起,免疫细胞(如肥大细胞)就会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化学武器”(炎性介质),去攻击这个“假想敌”。

症状 = “战场反应”: 这些“化学武器”作用于鼻黏膜,就会导致血管扩张(鼻塞、鼻甲肿大)、分泌物增多(流清涕)、神经末梢受刺激(发痒、打喷嚏)。你感受到的所有难受症状,其实都是这场“防卫战”带来的副作用。

三、 如何应对这场“鼻子里的战争”?

如果怀疑自己是过敏性鼻炎,首选的正确做法是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常规治疗和管理的思路通常遵循“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原则:

1.环境控制(避开敌人):最有效的一步!

如果对花粉过敏:花粉季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戴口罩和护目镜,回家后洗脸、洗鼻子、更换衣物。

如果对尘螨过敏:用防螨床品,勤洗晒被褥,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减少地毯和毛绒玩具。

如果对宠物过敏:尽量避免饲养宠物,或至少不让宠物进入卧室。

2.药物治疗(平息战火):控制症状的主力军。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氟替卡松): 这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能直接从鼻腔内部消除炎症,副作用小,需坚持使用。

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氮䓬斯汀喷雾): 能快速缓解打喷嚏、流涕、鼻痒等症状。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 对伴有哮喘的患者尤其有效。

鼻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 快速缓解鼻塞,但切勿连续使用超过7天,以免导致“药物性鼻炎”。

3.鼻腔冲洗(清理战场):

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可以冲走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便宜又安全,非常推荐!

4.免疫治疗(根治希望):

也就是“脱敏治疗”。通过长期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让免疫系统慢慢“适应”它,不再把它当敌人。这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疾病进程、实现“根治”的方法,但疗程较长(一般3-5年)。

四、 别忽视,长期后果可能很严重

如果放任过敏性鼻炎不管,它可能不仅仅是让你难受,还会导致:

哮喘: 过敏性鼻炎是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很多患者会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鼻窦炎、鼻息肉: 长期的鼻腔炎症可能蔓延至鼻窦,引发鼻窦炎,或形成鼻息肉。

中耳炎: 鼻腔炎症可通过咽鼓管影响中耳。

影响生活: 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结语

鼻痒、鼻塞、打喷嚏,不再是“小事一桩”。认清过敏性鼻炎的真面目,学会科学地管理和治疗,你完全可以摆脱它的困扰,自由地呼吸每一个季节的新鲜空气。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过敏性鼻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