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新生儿黄疸居家护理: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及就医指征

新生儿黄疸居家护理:晒太阳的正确时间和方法及就医指征

廖青青 新化县第一人民医院(新化县洋溪镇中心卫生院)儿科
2025年06月25日 23页 2315 海报 复制链接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许多新手父母对其护理十分关注。晒太阳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辅助退黄方法,但需要掌握正确的时间和方法。同时,了解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也至关重要。

1.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根据病因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早产儿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病理性黄疸则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

2.晒太阳对新生儿黄疸的作用原理

太阳光中的蓝光和绿光对胆红素的代谢有一定作用。胆红素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在光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异构体,可不经肝脏处理,直接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减轻黄疸症状。

3.晒太阳的正确时间

3.1时间选择

应选择阳光较为温和的时候,避免在阳光强烈的正午时段晒太阳。一般上午9 - 10点和下午4 - 5点较为适宜。这两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不会对新生儿娇嫩的皮肤造成过度伤害,同时又能保证有足够的蓝光和绿光发挥作用。

3.2时长控制

刚开始晒太阳时,时间不宜过长,可从每次5 - 10分钟开始,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如果新生儿没有不适,可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每次一般不超过30分钟。每天可进行2 - 3次。需要注意的是,晒太阳的时间要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如新生儿状态、天气情况等。

4.晒太阳的正确方法

4.1地点选择

可选择在阳台等通风良好且能避免直接风吹的地方晒太阳。如果在户外,要注意避免蚊虫叮咬和灰尘污染。同时,要确保环境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4 - 26℃,防止新生儿着凉或过热。

4.2晒太阳姿势

将新生儿的衣服解开,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但要注意保护好眼睛和会阴部。可以给新生儿戴上眼罩保护眼睛,用尿布遮盖会阴部。让新生儿仰卧、侧卧交替进行,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充分接触阳光。

4.3注意事项

晒太阳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状态,如是否有出汗、烦躁、皮肤发红等情况。如果发现新生儿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晒太阳。晒太阳后要及时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因为晒太阳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水分散失。

5.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5.1黄疸出现时间异常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这很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的表现,需要立即就医。因为这种情况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感染等严重问题有关,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5.2黄疸程度较重

观察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可通过观察皮肤黄染的部位来判断。如果黄疸仅局限在面部和颈部,一般程度较轻;如果黄疸蔓延至躯干、四肢,甚至手心、脚心都发黄,说明黄疸程度较重,应及时就医。此外,还可以使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量胆红素水平,如果数值超过相应日龄的正常范围,也需要就医。

5.3黄疸消退延迟或退而复现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规定时间内消退,如果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仍未消退,或者黄疸已经消退后又再次出现,都提示可能存在病理性因素,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4新生儿出现其他异常症状

如果新生儿在黄疸期间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呕吐、发热等症状,无论黄疸程度如何,都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新生儿存在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感染、神经系统病变等,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总之,新生儿黄疸的居家护理中,正确晒太阳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退黄方法,但家长要掌握好时间和方法。同时,密切关注新生儿黄疸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需要就医的情况,应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新生儿黄疸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