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牙周炎口腔护理危害15大注意事项超全
老年模式

牙周炎口腔护理危害15大注意事项超全

张柳青 广西桂林兴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2025年09月17日 12页 798 海报 复制链接

牙周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定时炸弹”,很多人以为牙刷每天在口里转一圈,问题就解决了,却不知道牙刷的方法不正确反而会“火上浇油”。接下来15个危害注意事项,如若不加理会,无异于隐形杀手。

1.刷牙用力过猛如同“暴力拆迁”

有人认为刷牙要刷的越劲大越好,其实用力刷牙就像拿钢丝球擦皮肉一样。已经发炎的牙龈就好似受伤的肌肤,它需要轻柔的呵护,而过度的机械摩擦会直接撕裂牙龈组织。长此以往,刷牙过激会造成牙龈的渐趋退缩,牙齿看上去显得越来越长,暴露了牙根,遇冷热物都会感到酸痛。

2.硬毛牙刷变成口腔里的“小锯子”

软毛牙刷所造成的只是“被动的微小损伤”,但是对于已经发炎的牙周组织而言,硬毛牙刷便是“雪上加霜”,可以想象用粗砂纸在破皮的伤口上进行磨砂,粗硬的毛就像是无数个锯齿,每次刷牙都会在牙龈表面上划痕,形成细菌新的“根据地”;软毛刷则会让牙菌斑被温和地清除掉,但不会加重牙龈的脆弱损伤。

3.漱口水过度使用破坏口腔“生态平衡”

频繁使用抗菌漱口水会把好坏细菌一起杀死,破坏了口腔的天然防御系统。当有益菌群数量大幅减少后,致病菌就会像入侵的外敌一样快速占领“空白地带”,形成更加顽固的细菌军团。

4.忽视牙线清洁让食物残渣变成“细菌温床”

房子的角落比什么都脏,牙缝是牙刷刷不到的地方,它也是细菌滋生的角落。食物残渣在牙齿缝中滞留时间长了容易变质,也会招惹厌氧菌光顾。牙线能深入到牙缝每一个角落,清除所有隐蔽的“敌人”。不用牙线的人即使天天刷三次牙,清洁范围仅仅占牙齿表面的60%左右。

5.高糖食物摄入过多为细菌提供“豪华大餐”

糖就是口腔有害菌的汽油,糖分给口腔有害细菌制造了最好的燃料。有害菌大口大口地把糖分转化为酸,把牙齿像烧火般“烤”成酸性物质,对牙齿及牙龈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吃过多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口腔中“酸”的环境维持时间增长,而牙釉质也就随之“慢慢”流失。

6.过热过冷食物刺激让牙龈血管“过山车”

由于牙周组织中遍布大量的细小血管,过热的食物会迅速扩张这些小血管,过冷的食物则会迅速收缩这些小血管。对已经发炎的小血管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反复的热胀冷缩会破坏小血管壁的完整性,不利于局部的血液循环,使损伤后的组织难以愈合。

7.酸性饮料频繁接触让牙釉质“缴械投降”

酸性饮品、汽水以及果汁等就仿佛是一种“化学武器”,可以腐蚀掉牙釉质表面的矿物质,使牙面变得粗糙不平。而这样的“微观”龋坏提供了更多的细菌藏匿地,酸性环境还会直接损害已处于敏感状态的牙龈组织,导致炎症反应。酸性饮料摄入者牙表面脱矿明显。

8.咀嚼过硬食物如同给牙周“雪上加霜”

牙周炎会让牙齿周围的支撑组织变得脆弱,此时咀嚼硬物产生的巨大咬合力会直接传导到已经发炎的牙周组织上,造成急性创伤。创伤除了会加重现有的炎症,还可能导致牙龈撕裂、牙槽骨微骨折等严重后果。

9.自行停药让细菌“死灰复燃”

一些患者在症状缓解后便自行停药,就如同对敌人进行了一半的战斗就擅自撤兵,牙周袋深部的细菌还没完全去除,一旦停药,残存下来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并对药物产生耐药,对原药变得无能为力。药物的完整治疗疗程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全胜。

10.恐惧洗牙导致拖延让牙石“占山为王”

有些人由于洗牙过程的不耐受而久拖不洗,导致牙垢层层加厚。牙垢除了是细菌生存的“根据地”,还会对牙龈进行机械性压迫的不间断刺激,使炎症不会消退。而且,牙垢会朝龈下方向发展,成为龈下牙垢,刷牙无能为力。

11.延误就医时机让小病变成“大患”

牙龈出血、口臭、牙龈红肿等前期症状类似人体“求救信号”,而很多的人视而不见。早期牙龈炎是可逆的,就和感冒初期一样容易治疗,一旦变成牙周炎,牙槽骨的破坏就不可逆了。就诊时机一定要抓紧,就像救命的稻草一样。

12.滥用抗生素让细菌练就“金刚不坏身”

随意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有效杀灭感染菌,还使细菌出现耐药,成了“超级细菌”。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破坏全身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正规使用抗生素应该像使用“神兵利器”需有专业指导。

13.吸烟让牙龈血管“断粮断水”

尼古丁直接收缩牙龈血管,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供血不足,造成受伤害牙龈组织营养不足、氧气不足,尼古丁还会阻碍细胞修复所需的生长因子,使组织修复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吸烟患者的组织愈合速度是不吸烟患者的3~4倍。

14.熬夜让免疫系统“罢工”

熬夜会让我们的机体免疫系统出现“体力透支”的情况,睡眠不足会导致白细胞活性的降低,抗体减少,熬夜还会造成机体激素的分泌、唾液成分的变化及分泌量的变化,破坏口腔自洁过程,好好睡觉就像给机体免疫系统“充电”一样重要,只有休息好才能使身体有劲儿抵御疾病。

15.心理压力让口腔环境“雪上加霜”

长期的精神压力借助神经内分泌途径干扰口腔环境,压力激素大量分泌,使得口腔内的pH值改变,抗龋物质下降,口腔的天然抵抗能力降低。精神压力影响免疫细胞活性,许多年轻人在面对压力较大的时候易出现磨牙、咬唇等不良习惯,这些习惯都给牙周组织造成额外的机械损伤。

结语

牙周炎它是可以防可控的,但需要我们避免的常见错误达15个之多。相信只要认真用对方法,避免踩中这15个“雷”,牙周炎并没有传说得那么可怕。温和的清理牙齿、合理饮食、科学治疗牙周炎、调整身心健康的生活,会产生惊人的变化,一生的伴侣——牙齿值得我们精心照顾。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牙周炎口腔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