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肾结石疼到冒汗?这样预防不复发
老年模式

肾结石疼到冒汗?这样预防不复发

李俊 珙县中医医院
2025年09月17日 33页 1937 海报 复制链接

对经历过肾结石的人来说,那种突如其来的剧烈疼痛几乎刻骨铭心。不是普通的腰痛,而是像有重物在腰腹间碾压,疼到浑身发颤、无法直腰,甚至连正常呼吸都变得艰难。作为泌尿外科的高发疾病,肾结石最让人头疼的不仅是发作时的剧痛,还有极高的复发可能。与其等疼痛再次来袭时被动应对,不如提前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从根源上降低复发风险,这篇文章就为你梳理避开肾结石复发的关键要点。

一、先搞懂:为什么肾结石会疼到崩溃?

肾结石的疼痛并非结石本身刺痛器官,而是结石在肾脏或输尿管内移动时,划伤黏膜、阻塞尿路引发的肾绞痛。当结石堵塞输尿管,肾脏产生的尿液无法排出,会导致肾盂内压力骤升,刺激周围神经,疼痛顺着腰背部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甚至大腿内侧,常伴随恶心呕吐、尿频尿急等症状。长期尿路梗阻可能引发肾积水,严重时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预防复发不仅是避免疼痛,更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

二、预防复发第一步:精准“管住嘴”,避开三类高危食物

饮食调控是预防肾结石的核心,不同成分的结石对应不同饮食禁忌,但以下三类食物是所有肾结石患者的共同禁区:

(1) 高草酸食物:大部分肾结石属于草酸钙结石,过量摄入草酸会增加结石形成风险。菠菜、苋菜、甜菜、竹笋等蔬菜草酸含量极高,食用前建议用沸水焯烫1-2分钟,去除大部分草酸。巧克力、浓茶、坚果等零食也需控制,每日浓茶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升。

(2) 高嘌呤食物:嘌呤代谢后产生的尿酸会促进草酸钙结晶形成,还可能直接形成尿酸结石。动物内脏、海鲜尤其是沙丁鱼、凤尾鱼、浓肉汤属于高嘌呤食物,建议控制食用频率和量。啤酒与高嘌呤食物同食会使风险翻倍,需严格禁止。

(3) 高盐食物:盐分中的钠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促进结石形成。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避免食用咸菜、腌肉、加工零食等高盐食品。烹饪时可用柠檬汁、香草代替部分盐调味。

三、最易被忽视的关键:正确饮水冲走结石

很多人知道肾结石要多喝水,但怎么喝比喝多少更重要:

(1) 饮水量要达标:每日饮水量需达到一定量,约8-12杯普通水杯,以尿液颜色呈淡黄色为宜。出汗较多的人群比如运动员、户外工作者需额外增加饮水量。

(2) 饮水时间有讲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将水分散到全天饮用。晨起空腹喝300毫升温水,促进夜间沉积的结晶排出。上午10点、下午3点、睡前各喝200-300毫升。运动后需少量多次补水,每次不超过100毫升,防止短时间内尿液渗透压骤变。

(3) 选对水的类型:普通白开水或矿泉水是最佳选择,无需刻意饮用弱碱水或矿物质水。部分地区自来水硬度较高,水垢多,煮沸后饮用可减少钙的摄入。避免用含糖饮料、咖啡代替水,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会增加尿酸生成,咖啡中的咖啡因会促进钙排泄。

四、生活习惯小调整,降低复发率

除了饮食和饮水,这些日常习惯的调整也能有效预防肾结石复发:

(1) 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时肾脏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微小结晶随尿液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大量饮水,防止肾脏负担过重。

(2) 控制体重与血糖:肥胖人群肾结石发病风险更高,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健康范围。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糖量较高,易引发感染性结石,需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建议维持在正常范围。

(3) 避免长期憋尿:憋尿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过长,结晶易沉积并随尿液反流至肾脏。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每次排尿尽量排空膀胱,避免憋尿忍到不能忍。

五、结论

肾结石的预防是一场持久战,无需追求绝对忌口或极端养生,而是通过科学饮食、正确饮水、规律作息的长期坚持,将复发风险降到最低。记住,与其在深夜被剧痛惊醒,不如从现在开始,把预防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一杯温水、一份清淡的饭菜、一次规律的运动,都是保护肾脏、远离结石疼痛的小事,却是守护健康的大事。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肾结石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