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心里健康 为啥秩序一乱就着急

为啥秩序一乱就着急

余小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25年07月09日 6896

看到本来整洁有序的桌面被弄乱,就感到莫名烦躁;约定好的行程,有人迟到、安排被打乱,就难以快乐地出游……有的人喜欢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遇到一点点突发状况就会很暴躁,这可能是因为对秩序过于敏感。

为啥秩序一乱就着急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大卫·范德的研究显示,这类人不是“作”,而是大脑的前扣带回皮层特别活跃。这个区域专门负责“错误检测”,他们的脑子就像装了台时刻运行的安检仪,相比其他人,对“出轨”“越界”“不合理”“不按预期”等格外敏感。这样的生理特点,一部分是天生的,另一部分受后天塑造。

适度的秩序敏感有助于加强效率,建立平稳的生活状态。但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过度的秩序敏感就会带来不必要和过度的焦虑,甚至演化为自我攻击、人际关系冲突。如果你也容易一乱就着急,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5分钟冷静法

当你发现东西被挪动、计划被打乱、出游被爽约等,不要轻易让情绪控制。先深呼吸,或用手摸摸口袋里的钥匙、手机等物品5分钟,感受一下身体和实物的触感。这招能快速转移注意力,让大脑从恐慌模式切换到理智模式。

接受小混乱

基于心理学上的暴露疗法,我们可以对焦虑的事情进行逐步暴露,刻意在小事上打破规则,创造一些小的意外,然后适应它。比如故意把笔筒里的笔打乱、让手机桌面图标随机排列、与不按常理出牌的朋友出游等。这就像给大脑打疫苗,慢慢培养其对混乱的免疫力。有人坚持这么做一个月后说:“现在看到丈夫乱扔袜子,居然能笑着捡起来了。”

有个“自留地”

这是指给自己留一个“秩序安全区”,尤其是在生活环境产生剧烈变化的时候。比如专门设置一个绝对整洁的抽屉、每天固定时间整理桌面、下班后做一套吃饭—散步—洗澡的仪式等。既能满足心理对秩序的需求,又留出适应外界变化的空间,不至于因全面混乱而抓狂。

增强心理弹性

多和积极乐观的人相处,多回忆自己处理过的急事,多和他人交流生活经历,多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当你的灵活性变强,就会变得从容和松弛。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秩序敏感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