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凝血难题:血友病与血栓,一“血”两面,如何应对?
老年模式

凝血难题:血友病与血栓,一“血”两面,如何应对?

何鹏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
2025年09月17日 8页 1875 海报 复制链接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血液就像机器里流动的“润滑油”。一旦哪里出现“漏油”(出血),或者“油路”堵塞(血栓),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两种与血液凝固相关的疾病:血友病和血栓。

什么是血液凝固?

当血管破损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会迅速启动“止血”程序。

血小板就像“救生员”,它们会迅速聚集到伤口处,形成“血栓塞”,初步堵住伤口。

凝血因子是血液中一系列的蛋白质,它们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依次激活,最终形成凝血块,彻底堵住伤口,阻止血液继续流出。

这个复杂的凝血过程,需要各种凝血因子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血友病:凝血因子的“缺失”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换句话说,就是血液里缺乏某种凝血因子,导致凝血过程无法顺利进行。

类型:血友病主要分为两种:血友病A(最常见,缺乏凝血因子VIII)和血友病B(缺乏凝血因子IX)。这两种凝血因子都参与凝血过程,它们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凝血能力。

症状:血友病患者,哪怕是轻微的磕碰,也可能出现长时间的出血。常见的表现包括:

关节出血: 关节内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反复出血会导致关节变形、疼痛,甚至残疾。

肌肉出血: 肌肉内出血也会导致疼痛、肿胀。

皮肤出血: 容易出现瘀斑(青紫)、血肿。

其他出血: 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也较为常见。

治疗:

补充凝血因子: 这是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静脉注射凝血因子浓缩制剂,可以迅速止血,控制出血。

预防性治疗: 对于重型血友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定期注射凝血因子,以预防出血。

其他治疗: 对于轻度出血,可以使用氨甲环酸等药物帮助止血;出现关节病变时,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或手术。

血栓:凝血因子的“过度活跃”

与血友病相反,血栓是一种凝血功能“过度活跃”的疾病,也就是血液凝固得太厉害,导致血管内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形成原因: 血栓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

血管壁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比如外伤、手术、感染等。

血液高凝状态: 血液中凝血因子过度激活,或者抗凝血系统功能减弱,比如遗传易感性、肿瘤、怀孕、口服避孕药等。

血流缓慢或停滞: 长期卧床、久坐不动、静脉曲张等。

类型: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DVT是指下肢或盆腔深静脉内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可能导致PE,危及生命。

动脉血栓形成: 发生于动脉血管中,会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症状:

DVT: 患肢肿胀、疼痛、发热等。

PE: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

心肌梗死: 胸痛、胸闷、恶心、呕吐等。

脑卒中: 突发口眼歪斜、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

治疗:

抗凝治疗: 这是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法。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可以阻止血栓扩大和新的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对于急性、危及生命的血栓,可以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方式,例如避免久坐,适当运动,穿弹力袜等。

血友病与血栓:看似相反,实则相连

虽然血友病和血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但它们都与凝血过程密切相关。有趣的是,在某些罕见情况下,血友病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血栓。这听起来似乎矛盾,但原因在于:

凝血因子替代治疗: 血友病患者需要长期输注凝血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其他因素: 长期卧床、手术等情况,都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如何应对凝血难题?

面对血友病和血栓,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血友病:

如果您或您的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特别是关节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活动。定期进行关节评估,早期发现和治疗关节病变。

对于血栓:

了解血栓的危险因素,比如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积极控制。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避免久坐、久站,多喝水,保持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警惕血栓的早期症状,如腿部肿胀、疼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及时就医。

结语

血友病和血栓,虽然表现不同,但都与血液凝固密切相关。无论是面对出血还是血栓,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都是应对的关键。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血液凝固血友病血栓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